地税“老兵”王太珍

2014-07-30 20:51: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二十年来,我一直把地税当成我的家,把地税工作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做,正是因为这样,工作中才不会感觉到繁琐和疲劳,既不会因为遇到麻烦而躲避,也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退缩。

在霍州市地税“老兵”王太珍的笔记本中,记录着他亲自写下的一段话。这是他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这种以地税为家、不怕苦难、积极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众多同事和领导的称赞,也感染和激励着众多的霍州地税人。

二十年前,别人说我拿姐夫开刀 54岁的王太珍是霍州市地税局一名老地税人,从1995年霍州市财政局财税所到新成立的地税局地税所,王太珍在地税局已经工作快整整20年了。地税工作生涯中,让王太珍最难忘的是20年前一次地税征收工作中“先拿二姐夫开刀的事”。

“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在当时群众纳税意识非常淡薄的情况下,村民以吵闹、逃避等各种方式拒绝纳税,我当时说服二姐夫让他首先纳税,带动了杜庄村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起20年前的往事,王太珍依然十分感慨:“姐夫按当时政策带头纳税后,村里的群众都说,纳税员都拿他姐夫开刀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纳税呢?’正是因为姐夫的带动,我们当年的征税工作非常顺利,在当年年底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时,不由地想到了姐夫,感谢他当时支持我的工作。”王太珍姐夫所在的杜庄属三教乡,离霍州市区20余里。杜庄村因历史悠久而闻名,历史上“杜公献粮,唐王赐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样闻名的还有这里远销全国各地的苹果。早在20年前,王太珍与同事被单位领导派往杜庄村负责农林特产税征收时,杜庄村就已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苹果基地。

“杜庄村属于山区,当地群众为了致富,当时家家户户都栽种了苹果树。巧的是我二姐夫就在这个村,他家也栽种了一亩多地的苹果。当时群众的纳税意识比较淡薄,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关于征税政策和法规的宣传,但很多群众还是无法接受,经常采取各种借口躲避纳税。当时,得知领导派我与同事去的是这个村时我就感觉非常为难,但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来杜庄村征收的前一天夜里,王太珍辗转反侧睡不着:我当时想,大家都种着苹果树,都有义务纳税,村里不少人也都知道我们的关系,如果姐夫也拒绝不纳税的话,别的群众一定有意见,税收工作就无法开展。第二天硬着头皮首先去姐夫家讲了有关纳税的政策,没想到的是,姐夫非常通情达理,他拉着我的手说,内弟,你不必为难,这税我先缴,如果我不缴,以后你们的工作怎么开展呢!’当着众多果农的面,姐夫按规定缴纳了税款,这一做法也感染了身边的果农,纷纷按规定缴纳了税款。那一年,我们的计划完成得非常圆 满。”王太珍说,纳税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公民有向国家缴纳一定税款的责任,在税收工作中如果徇私舞弊,不仅不利于征税工作的开展,而且会严重影响地税人的形象。而关于姐夫,关于当年王太珍“向姐夫开刀”的事,王太珍感触更多的是姐夫的豁达对纳税工作的支持。

风雨无阻,落下腿疼毛病 王太珍下乡维护管户工作时,骑的是自己的银灰色电动车。

电动车之前,则是摩托车。因为常年骑车奔波在路上,王太珍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现在条件好多了,村里有了通村柏油路,交通方便了,管户的纳税意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工作比原来好开展多了。”提到自己的关节炎,王太珍说:跟原来比起来,现在的困难就不叫困难。”王太珍刚到地税局时在三教乡地税所,这里地处山区,许多村庄在山沟间,不少村子的路非常难走,道路高低不平,经常走羊肠小道”、有时去一个村庄需要翻越十几丈深的大沟”。那时候,王太珍跟同事们经常带着干粮早出晚归,为了节省时间,经常住在偏远的山村,有时一住就是半个月。”后来,有了摩托车,为了按计划完成税收工作,骑摩托车下乡征税,骑摩托车往返于单位和家中,不论寒暑从不间断。

“不仅关节疼,胳膊上臂也疼,去年冬天疼的厉害,有一段时间每个月输两次液,后来每天早上坚持跑步,情况有所好转。”王太珍从来不抱怨:我们这些老地税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好多都是这么过来的,有辛苦也有收获,有付出也有回报,看到大家的纳税意识增强了,我们作为地税人也由衷的高兴。”王太珍不善言谈,谈到具体问题时才说自己心中的体会。在采访中,王太珍讲到更多的是付出和奉献,从来没有抱怨。他说,局领导给了我们许多关心和帮助,考虑到我原来离家较远,身体也不太好,成立大张地税所后将我调回来,离家近了,少了许多奔波。

克服困难,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王太珍经常不离身的东西有两件,一个是助听器,另一个则是活血的药品。尽管身体不好,但干起工作来,王太珍从来不落人之后。

王太珍的中耳炎从小时候就有,参加工作后一直借用助听器与人交流。最让妻子和孩子担心的是,近10年来,王太珍先后三次晕倒。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当时在家里可能是站久了,不知不觉就晕倒在地上了”,经过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血液循环不好,动脉血管有小板块,并有硬化的迹象。

听到医生的诊断后,妻子劝他请假休息,王太珍笑着安慰妻子说,我知道自己的毛病,按时把药吃上,平常注意点就没事。

在王太珍的包里,常带的药品有复方丹生片,也有磷酸川芎嗪片。他表示,在岗位上呆一天就要尽职尽责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项工作。

“从来不给人说,感觉没什么,不能因为身体影响了工作。”对于医生的诊断王太珍并没过多放在心上:问题也不是太大,平时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注意喝药就没事,不能因为一点小事给单位增加负担,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了所里的工作进展。”1998年,王太珍从三教乡地税所调到辛置个体所,2000年,调到大张地税所。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无论工作如何调整,王太珍不变的是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

“我们所里的管理户有102户,他一个人就负责65户,虽然管户分散,管理难度较大,但他任劳任怨,从来不拈轻怕重,从来不讲困难。”大张税务所所长叶建新给予王太珍很高的评价:王太珍是老同志里的典型之一,年龄大,身体也不太好,但非常敬业,不仅要做好管户的工作,还要负责所里的内勤,任劳任怨,从来不讲报酬,在单位有口皆碑,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