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传家风

2013-04-09 09:33: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对我市文化局离退休老干部杨迎祺而言,1949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纪元。在普天同庆新中国诞生的这一历史性时刻,杨迎祺也正式参加了工作。不论工作在哪里,他总是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生活中,他和老伴都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患难相扶,携手相伴度过了50几个春秋,家中大事小事,互相商量,妥善安排,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和和气气。2012年杨迎祺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杨迎祺严格要求儿女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全家人能够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但对外,他们全家人非常善良热心,极具同情心,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解决家庭中的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他和老伴把亲情和爱心贴在儿女子孙们身上。常常挂念儿女们的家庭生活,关注晚辈们的工作与学习、健康与成长。经常通过信件、电话与工作在外的晚辈沟通交流,儿女们也都非常孝顺,一家人相处的亲密和谐。

杨迎祺和老伴因生活环境等原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自学,提高素质,努力适应工作需要,逐步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始终以无形的家训与家规培养教育下一代,力争建立一个学习型和谐家庭,使孩子们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时刻要求晚辈学习要有目标、努力要有方向,用知识武装自己,增长本领,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和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晚辈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人人都是经过自己努力走进了高等学府,目前,在他家的成年人中,有高级和中级学术职称的3人、留学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

杨迎祺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多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了电视连续剧和专题片4部,编写出版了各类作品数百件,撰写连环画《尹爱莲》、电视专题片《晋南民间艺术》等各类图书20余部(册)。离休以来,他还参加了省、市、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著了《山西民俗》《山西民间艺术》等书籍。2005年以来,他编写了《华夏文明始祖帝尧》《平阳民间音乐》等专著,受到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表彰,曾获得奖金、奖牌、荣誉证书;他的传略和业绩已辑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十多种辞书和电脑网络中。编写的图书,已由首都图书馆、山西师大图书馆、尧都区图书馆收藏。

杨迎祺离休后,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省内外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练威风锣鼓20余个团队,培训2000余人,他训练的两个威风锣鼓团队在山西省“电力杯”锣鼓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所创作的锣鼓曲牌《农家乐》荣获创作奖。1995年,驻云南中国人民解放军35012部队,受中央民族委员会的委托,邀请了他和兄弟杨迎禔二人,传授了威风锣鼓《军旅雄风》,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一等奖。目前,他被山西省文化厅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威风锣鼓省级传承人,还长期培训、指导着临汾市尧都区老体协领导的几只小型锣鼓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迎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