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战东:生态养殖惠乡邻

2013-04-12 09:37: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强战东是吉县中垛乡中垛村一位颇有头脑的年轻小伙子,30岁出头的他勤劳好学,辛勤劳作,积极发展规模生态养殖业,探索出“猪-沼-果”生态种养新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2006年他创办了吉县天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科学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养殖规模,成为临汾市规模较大的生态养殖企业。他创业致富不忘乡邻,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之路,主动积极帮助他人脱贫致富,形成了生态养殖群体,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强战东高中毕业后,到太原市的一家摩托车经销部当推销员,他好学上进,起早贪黑工作,表现非常出色,深得老板的称赞,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资金后2000年他回到家乡自己搞起了摩托车经销,由于他头脑灵活、诚信经营,收获了他创业后的第一桶金。但强战东天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在经销摩托车的同时,他看到了吉县发展苹果产业的机遇。他承包了20亩果园,3600亩生态林地,兼职苹果经纪人,搞起了多种经营。吉县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吉县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苹果栽培面积达29万亩,产量17万吨。强战东承包的20亩果园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他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吉县苹果品质逐年下降,他多方求教专家,找到了是因为有机肥匮乏的症结。近年来,由于封山禁牧,全县牲畜养殖急剧下降,有机肥源匮缺。这一现象在吉县相当普遍,已制约到苹果产业的发展。强战东认识到有机肥在苹果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而有机肥的供应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他寻觅到了商机,萌发了探索生态种养的现代农业模式。

2009年,他多方筹资800万元,成立了集养殖、果园、生态林开发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型综合性养殖企业,探索出了“畜-沼-果(林)”循环经济模式。公司养殖占地30亩,圈舍面积3000平方米,现存栏能繁母猪达180头,坚持自繁自养,坚持“品种是基础、饲管是保证”的原则,以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饲养方式、程序化的防疫消毒,为生猪提供安全有效的生长发育保障。商品猪存栏保持在20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年经济效益达100余万元,带动中垛乡乃至全县的生态养殖业快步发展。

强战东致富不忘家乡人,以自己的养殖场为阵地,将自己的生猪养殖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并积极扶助农村困难户养殖良种瘦肉型猪。在他的带领下,中垛乡很多的农户都开展了生猪养殖业,使该乡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带动了附近周边的村民一齐走上养猪致富的道路。强战东也因此而被村民一致推选为县人大代表。对于个别特困户,不但给他们传授种养技术,而且还把猪苗赊给他们。中垛村村民强连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为了帮助这户村民,他一方面送去资金和猪苗,一方面手把手地传授养猪方面的知识,经过2年的努力,这户村民不但摆脱了贫困,而且还发展了一个小型的养猪场,年产值10多万元。现在以中垛为中心的生态养殖迅速发展,形成了每户几亩苹果园、几头猪、1个沼气池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生态种养循环圈。中垛垣现在猪存栏量超过12000头、新建沼气池600余个,苹果品质也大幅提升。

强战东十分关注政策走向。中央1号文件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他反复研读。国家、省市县对农业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措施令他大受鼓舞。去年,他又筹资1800余万元,对养殖场进行扩建,新增猪舍8000余平方米,引进杜洛克等优良品种,建立牧草基地3000亩,建起了施设齐全、工艺先进的现代养殖企业。在规划中,他特别设计了建设100余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不但满足企业使用外,还能为100余户村民提供清洁能源。目前,企业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的生态养殖企业正在成为牵动农民致富的强大引擎。(通讯员 王彦章)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