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芝 耄耋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3-04-16 08:23: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听闻在位于市区秦蜀路民强巷内,有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他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对于他的养生之道记者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近日拜访了这位老人——李培芝。

洒满阳光的屋里,老人坐在藤椅上,神态祥和,精神矍铄。见到记者时,李培芝忙起身让记者进屋,端茶倒水,好不热情。

“您今年高寿啊?”“我今年96岁了!”老人边说,边用手指比划着。虽然年龄大,但思路还很清晰。李培芝出生于1918年,是襄汾县古城镇人。

他说,很荣幸能见证中国由贫困到富强的过程,同时也感觉很幸福,因为现在的他,四世同堂,一家老小都能时常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李培芝的女儿李汾玲介绍道,目前,老人身体特别好,看报纸都不用戴花镜,唯独听力有些差,对于96岁的老人仍有这样好的精神状态,记者好奇地询问了老人的长寿秘诀。

养生保健“我有招”

李培芝说,从前的日子过得清苦,当时想吃肉是难上加难,所以顿顿就是粗粮粥和青菜,日子越过越好,等到有能力买得起肉时,却已经习惯了这些粗茶淡饭,很少吃肉。李培芝说,人的身体内不能缺少油脂,对于不吃肉的老人,他介绍说,可以吃些核桃、花生之类带有油脂的食物,而且萝卜、白菜是好东西,这些清淡类的食物可以降低油脂。

虽然有女儿精心照料,但老人还是会自己下厨,做些拿手小菜。此外,每天一小口酒,也是李培芝的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说,酒虽然喝多伤身,但是少喝点却是极好的活血化瘀的保健品。

另外的诀窍就是心态好,生活规律、为人随和,每天7时准时起床,天气好的时候会外出走走,晚上都会在看完自己喜欢的节目时才睡觉,比如看会时事新闻,听会喜欢的戏曲,遇到自己熟悉喜欢的曲目时,还会哼唱一段。

思路清晰心态好

“好心态胜过好大夫。”女儿李汾玲告诉记者,老人心态好,遇到什么事从不憋在心里,也从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与人争吵,总会遇事不愁,笑脸待人。“只要一看新闻,听一听收音机,什么烦恼、忧愁都忘了,心情愉悦怎么可能不长寿呢。”此外,李培芝还把思维清晰归功于他最喜欢的麻将。李汾玲说,每次父亲和街坊邻居在一起玩麻将时,经常都能“满载而归”,除了技术好外,主要是因为他思路清晰。同时,对于新鲜事物也是兴趣颇深,李汾玲笑着说,记得家里刚用上电磁炉的时候,老人很是新鲜,一会儿烧一壶水,一会儿又是一壶,她说,每天早上我都要去公园锻炼,每次回来时,我爸都会把水给我烧好,有时还会用电饭锅给我熬好米汤,还时不时会跟我讨论些国家大事……”话音刚落,李培芝便指着报纸上的一则“神十6至8月择机发射”的新闻对记者说,你看,现在的生活多好啊,以前我们开玩笑老说,你能的还想上天哩!’这不,神十真的要‘上天’了!”

教育儿孙要节俭

历经了旧社会,迎来了新中国,又过上了子孙满堂、吃穿不愁的幸福生活,李培芝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你看,那天我在路边数了下,仅几分钟就过去100辆车,过去走哪儿都是步行,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啊!以前地主老财的日子,也比不上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他笑着说。

谈起时下全国盛行的“光盘行动”,李汾玲说,父亲的这一行动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而且还时常身体例行,教育晚辈们艰苦朴素的习惯不能丢。

她说,每次和我爸出去吃饭时,他总会说,吃多少点多少,只要剩下了,老人都会端到自己跟前,把它吃完,他总说,农民种点粮食不容易,不能养成这种浪费的习惯。”李汾玲对记者说,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和父亲共处的日子,让她充分感受到了“家”的凝聚力。“几年前,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在去医院做手术的时候,儿子一再询问大夫,看怎样的方法既不疼还疗效好,而且住院的时间里,儿子一有时间就来陪床。我想,我们孝敬老人,等哪一天我们老了,儿孙们也会孝敬我的。”

记者 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