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狐有全的峥嵘岁月

2013-05-29 08:37: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洪洞县万安镇涧西村有一位87岁的老军人,参加过解放西南战役,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过国家及朝鲜颁发的人民功臣证书。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说话清晰,近日记者采访了老人,听他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

无法忘怀的记忆

狐有全住在村中的土窑洞里,屋内陈设简朴,墙上挂满了他年轻时身着戎装的照片,部分为他的战友或与战友的合影。没事时,他常会想起自己的战友,想起参军时那段无法忘怀的记忆。

狐有全介绍,他于1948年4月参军,在好几个部队都呆过,后转入第一野战军3师7团警卫连,参加了解放大西北和西北剿匪等战役。

“解放大西北时,我们部队一路上基本没怎么打仗,就是一股子劲追敌人。”回忆起年轻时经历的战事,狐有全依然历历在目,“后来我们从甘肃一直打到青海,在青海参加了剿匪,班里牺牲了一名班长。部队要求很严,不许扰乱老百姓,为此混入老百姓中的土匪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亲历抗美援朝战争

汹涌的临津江滚滚流向南,雄伟的马良山站立在江边,满山松林长年绿,悬崖陡壁高齐天,像一位英雄的朝鲜人,日夜守卫在临津江畔……

提起抗美援朝战争,狐有全老人想起了《美丽的马良山》这支歌来,我们问他还会不会唱,老人乐呵呵地笑笑,又看看旁边的其他人没好意思唱,但他却一口气说出了好多歌词。时隔60年,整整一个甲子,这支歌在老人的记忆里依然那么深刻。

1952年12月份,狐有全跟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后,参加了一次反击战。1953年2月,他随部队进入马良山阵地。

马良山阵地被称为英雄的阵地,是64军191师的防区,马良山的左翼就是临津江。狐有全介绍,攻打马良山的部队是英军和土耳其军队,他们组织了很多次冲锋,但始终没让敌人前进一步。当时传唱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马良山》,每次打退敌人的攻势,阵地上都会响起这首歌。

“上了战场就把命交给了天,也不想什么害怕。”狐有全讲这句话时依然铿锵有力,志愿军战士好多人都是这样,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打败敌人的原因。”

狐有全介绍,入朝时他们为高射机枪手,后来敌人的飞机尝到了机枪手的厉害,不敢飞得太低,打不着敌人飞机后他们转为支前兵,负责粮食弹药的运送和伤员的救护。

 

参加庆功会

狐有全保存着两枚奖章,另外还有一个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一个写有“人民功臣”的红色布条,三张立功证书,其中一张证书为朝鲜文,系朝鲜所发。

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完全达成协议。27日,中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当年10月份的庆功会上,因为作战英勇,战绩突出,狐有全被选为人民功臣,参加了庆功大会。“当时给我们印发了‘人民功臣’红色布条,颁发了立功证书,还佩戴了和平鸽奖章。”狐有全回忆道。

停战协议签订后,狐有全参加了速成中学,1955年冬,随学校返回到了青海,回来不久就又随学校到了朝鲜。1956年,他随部队 离开了朝鲜,当年二月复员离开了部队。

难忘战友情

在狐有全众多的相片里,有一张帅气英俊、头戴军帽、手握钢枪的年轻人,这就是狐有全一直念念不忘的战友张陶。

“张陶比我小一两岁,老家是河南省偃师县子庄乡后子庄村的,复员后他转业到当地的商业部门上班。后来我们一直书信不断,有时候一个月有10多封信,复员当年冬天他还将结婚的照片寄了过来。遗憾的是,1960年后就断了联系。”提到战友时,狐有全有些激动,对昔日的战友充满了牵挂。

“不知道张陶现在是否健在,我一直想找他或他的后辈。”狐有全老人说,他正与孩子们商量在网上发布寻人信息,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他们的消息。”(记者 王隰斌 张春茂)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