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作诗词万余首 “高产诗人”柳明出口成章

2013-06-25 09:27: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野蒜抽长苔,白花成簇开;好奇手掐下,不意蝶跟来。”这是家住贡院街中小企业局家属院的刘南方创作的生活涂鸦诗。从2007年10月至今,刘南方已经创作了一万一千多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歌,并在网络发表四千多首、杂文二百余篇,诗友称他为“高产量诗人”。

刘南方,笔名柳明,今年68岁,2005年退休于临汾市中小企业局。从小就酷爱读书的他退休后无所事事,便找了个作诗的乐子,并制定了在有生之年完成两万首诗词、三本长篇小说、一本杂文的宏伟计划。

 

诗词创新弘扬国粹

6月21日,记者走进刘南方家中,他正坐在电脑前与博客中的诗友交流心得。

年近古稀的刘南方精神抖擞,红光满面,专心地敲着键盘。一本《中华成语大辞典》放在桌上,一旁的书柜中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有诗词、小说、哲理、文学……从中可以看出刘南方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

退休后有人练书法、画山水,而刘南方则选择了比较冷门的诗词。他说,诗词是我们的国粹,诗适合“言志”,词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严格按照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如何运用诗词文学形式为新时代服务,如何对诗词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何让诗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刘南方作为诗词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也试图创新一种新的诗词形式。为此,他一直致力于诗词的创新,并创作出了一种独特的脱口诗词,以此来继承弘扬诗词国粹。

品读刘南方创作的诗词,可以感受到悦己乐人,重主题,崇意境,遵韵脚的内涵;品读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画面浮现眼前,仿佛置身其中。

在刘南方眼中,好诗就是:主题突出重意境,语言明快人好懂。朗朗上口且谐韵,利国益民合世情。奇句横出添生气,巧布词眼若点睛。留有余地任回味,弦外之音又一层。”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