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职“村官”

2013-07-22 08:38: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5年前,地处尧都区东部偏远山区的贺家庄乡东下庄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8年4月,49岁的团职军官张建囯从繁华都市返乡竞聘“村官”,带领家乡的百姓谋发展、起宏图,誓让一方热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5年后,从团职军官到村民的靠山,东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建国用笔直崭新的通村水泥路、扎实有效的调产思路、宽敞整洁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帮扶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件件实事,勾勒出东下庄村的发展版图,述说着他对这片黄土地的深沉的爱。
5年的坚守,他也有过疲惫不堪的时候,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任凭风吹浪打,他只能愧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老小。他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带领落后村庄走出贫瘠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东下庄村全村有47户、170口人,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也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和上访村。2007年,陪伴父亲回乡探亲的张建国目睹家乡的贫穷落后状况,彻底难眠。家乡黑乎乎的窑洞、坑洼不平的泥泞土路、乡亲们渴望摆脱困境的期待眼神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一番艰苦的抉择后,张建国决定:回家乡去!那里有我能做的事。
2008年4月,张建国参加了东下庄村村委会    的换届选举,成为全临汾市唯一一个具有正团职头衔的“村官”。“我要说的是,我今天争这个职务,不是要这个头衔,而是想要这个义务,让乡亲们早一天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的愿望。”张建国的就职发言,赢得了在场村民的喝彩和掌声。
然而,让张建国始料不及的是,村民的喝彩和掌声只是针对“早一天过上好日子”的企盼,村民们并不完全信任这个从大城市回来的“村官”。“毕竟在东下庄生活的时间不长,对这个穷山沟和这些乡亲能有多深的感情呢?”“他在部队干得不赖,但对农村工作并没有经验,就算他有想帮村里谋发展的真情,也不见得有能把村里搞好的实力。”……怀疑的声音层出不穷。即使有这样的心理预期,最初的困难还是超出了张建国的想像。
“我理解的强者,不是要压倒一切,而是要不被一切压倒。”张建国坚信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终会换来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张建国决定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入手,解决村民们行路难和吃水难的问题。雇村民、找机械,他前前后后垫资一百多万开山修路基,终于,10公里长的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玉带镶嵌在这个偏远的山村;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也流进了百姓自家的小院,东下庄村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为了把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张建国又一次性垫付7万元,买回750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为村民们提供机械化服务,东下庄村的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张建国还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成立了东下庄村互助协会,由大家捐款出资,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每年的村民大会上,由互助协会出资给优秀村民和模范家庭颁奖,逢年过节慰问困难群众,资助孩子们上学,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日礼金;为了鼓励村民搞养殖,张建国决定给大家垫付全部前期投资,在他的帮扶下,村里的养鸡场很快建了起来,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村创业。
“过去得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现在想什么时候用,拧开水龙头就能用,看见水就想起建国了,真是诚心实意回来给大家办事来啦!”“大型机械进田间作业,既节省了种地的成本,又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老百姓,搁以前想都不敢想。”……无私的付出终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工作局面终于打开了。
“要想富,转变观念才是唯一出路!”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张建国和村两委一班人开始筹划东下庄村更加美好的蓝图。
为了解放思想、打消群众的顾虑,张建国再次自掏腰包,选派4名村民代表,赴陕西杨凌参加农业博览会,组织村民到曲沃县磨盘岭进行参观,让乡亲们感受科技农业和规模经营的好处。开了眼界的村民们奔走相告,跃跃欲试,为东下庄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统一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张建国向政府申请了土地整合资金,将村里的一片荒坡地整合成300亩耕地,并因地制宜搞起了核桃种植。为了确保村民赚上核桃钱,村里决定由村集体统一管护核桃林,并给村民以往收成两倍的补贴。
今年,东下庄村在原有300亩核桃林的基础上又增植了200亩,经过精心管护,大部分核桃苗都长到了一人来高。如今,东下庄村的每个村民都拥有3亩核桃林,触手可及的收益使核桃产业日渐成为村民发财致富的聚宝盆。
农业调产项目找准了,张建国又琢磨着把村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800多亩旱坡丘陵田,变成水浇地。建提水站、修蓄水池、铺管道……走在东下庄村的田间地头,拧开随处可见的灌溉阀,涓涓细流便可一泻如注,将800多亩旱地变为收入更高的水浇地。
“做这些事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看到这种希望,看到农业调产比死种田要强的多的事实,只有走这条路才能让大家富裕起来。”胸中沟壑万千的张建国面对村里老百姓信赖的目光、亲切的问候,信心满满。
由衷的信任和真诚的拥护,凝聚成一股向上的精神洪流,推动着东下庄村跨越发展的步伐,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向世人展示着勃勃生机:全村正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现了70%的机械耕作地,家家有了水浇田,户户有了核桃林。2011年7月,张建国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进行巡回宣讲,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涛的肯定。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军委内参、《半月谈》内部版及省、市有关媒体报道,他本人也被评选为2010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从部队一名普通打字员到正团职军官,从转业后自主创业到事业有成的成功商人再到携积蓄返乡、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官”,张建国以一颗赤子之心把他人生的最强音奏响在东下庄村的纵横沟壑中。“我的根在这里。通过我的努力让乡亲们真正富裕起来,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者 段碧蓉)

     

责任编辑:邱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