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八年终圆梦

2013-07-25 09:44: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王希武深入病房看望患者 

这里有仁术济世、素有名望的老大夫,有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又有全省一流的新医疗器械。这就是位于曲沃东城新区的县人民医院。

7月17日,笔者慕名来到王希武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的《精气神》《琴心剑胆》《震撼》《秋实》等字画首先映入眼帘,书柜里及办公桌上摆放着院企管理的书籍和笔记本以及3处伟人毛泽东的雕像,让我们对这位院长不由地产生了仰慕之情。

王希武,原是曲沃县里村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1988年调入县人民医院任骨科主任,2005年2月荣升为县人民医院院长,两年后又任县政协副主席。

8年的卧薪尝胆,8年的艰苦鏖战,8年对梦想坚忍不拔的坚守。谈起在县医院奋斗8年的创业史,王希武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脱胎换骨 打造全新医院 

担任院长后,王希武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建造一座设备先进、技术高超、救死扶伤、回生有术的全省一流的新医院。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懈地努力奋斗着。

8年前,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很差,病床也只有60余张,很多患者不得不到侯马、临汾甚至西安、太原、北京等地求医,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群众怨声载道。

王希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任第二年,他痛下决心,多方筹资,新建急诊楼、传染病楼、洗衣房和扩建药房,并重新装修了全院办公用房及病房,把上世纪70年代的旧铁窗全部换为铝合金门窗,新增建筑面积442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到13943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医疗及办公环境,暂时缓解了患者“住院难”问题。

2007年,王希武近上太原、远赴北京,多方奔走游说,终于启动了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该项目定为“十一”规划重点工程,也是全县23万人民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该项目建筑面积34850平方米,一期工程住院楼21048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配备5部电梯、现代化洁净层流手术室,设病床350张,全部双人标间带卫生间。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于2008年4月动工,2012年10月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全县老百姓病房紧张、住院条件差的状况,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医院中跻身一流水平。

接着,王希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争取了门诊楼建设工程。二期工程门诊楼于2011年8月开工,建筑面积15280平方米,概算投资4500万元,于去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县医院再度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县医院的发展速度比“深圳速度”还要快,人们纷纷向王希武投来了钦佩的目光。王希武却说:“县医院发生这么大变化,我非常感谢郭惠勇县长。两年来,他几乎每月一次到这里现场办公,从设计方案到理念、从制度到进度,都提出具体要求,要我们将县医院打造成东城新区最亮丽的风景线。他力求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门诊楼装修得那么豪华实际上花钱不多。另外,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拿出2000余万元用于医改,令全院职工十分感动。”如今的县人民医院功能齐全、设计独特、环境优美,既是医院又是花园。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王希武的良苦用心:敞开式的大门,中间急诊楼,后面住院楼,东西两侧有车棚及传染病房,长方形的设计,显得非常规整;刻有“以善为本、精益求精”的两块石头,像是两本书,更像是张开翅膀翱翔的雄鹰;楼顶往下俯视,急诊楼前的各式花池像是两把开启科技之门的钥匙。此外,医院走廊的设计一改传统的白色格调,全部采用青玉的颜色,极大地缓解了患者一进入医院就会有的沉闷、压抑的情绪。 

先进设备 提升医疗水平 

王希武说,医院要发展,医疗质量是关键,优质服务是命脉,科技兴院是根本。为此,他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技术水平。

上任伊始,他就咬紧牙关,紧缩一切开支,投资500余万元先后购置了德国爱克发CR、西门子彩超、血液净化仪、微量元素分析仪、高频移动式C型臂、全自动生化仪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0余台。2006年,又投资500余万元购置了肌电图、东软飞利浦双培螺旋CT、日立800mA肠胃机、钴60治疗机系统、电切镜、X射线机、麻醉机、血流变测试仪等医疗设备。2007年,争取意大利微息贷款400万元购置彩超、血液透析机、电子胃镜、肠镜等设备,之后又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器械。2010年,新的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后,全部更新了办公设施及住院病房设施,购置了制氧机、吊塔、手术室无影灯、臭氧治疗机等价值达526万余元的设备;投资800余万元购置了大免疫麻醉机、化学发光仪、乳腺钼靶机、不孕不育专用设备和“120”商务医务两用机动车。目前,这些设备已投入正常运行。

高尖端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医生们如虎添翼,为更多的患者减轻了病痛。在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基础上,他们开展了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的广泛切除术,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各种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等特大手术,并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指导,把微创治疗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方向,给老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前些天,一位患者在发给王希武的手机短信中这样写道:“王院长,住院几日,感慨万千,略说几句。一是病房设计,颇具匠心。卫生间安排最为合理,可以说独家创造、人性化设计。二是医护人员,最为敬业。负责给我看病的王力耘大夫,不但尽心尽力医治疾病,还把该病医疗前沿信息传达得非常透彻。三是有条不紊,各尽其责,就连勤杂人员工作都特别认真负责。四是患者满意,居之如归。总之十分感谢您,你是曲沃人民的健康保护神。”激情溢美之词,恰是患者的真情流露。 

以善为本 实施企业化管理 

为了让医院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王希武甚至放弃了自己20多年的骨科医术,潜心研究起了医院管理。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通过书籍、光盘、网络、外出深造、学术交流等手段和机会,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然后因地制宜,总结出适合医院的管理之道。在每周四例行召开的科室主任会议上,他都会给大家介绍先进的理念和工作方法。

据了解,县医院多年坚持实施让百姓受益的多种举措,如建立济困病房,对老、弱、病、残、五保户、特困户降低10%的收费标准;下调药品价格,免挂号费、诊疗费,“120”救护车免费接送患者;各种辅助检查下调10%,为患者提供一日费用清单,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出院时提供详尽的总费用清单;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导诊台、供水器、轮椅、免费量血压处等,体现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坚持开展巡回下乡大型义诊活动,为万余名群众免费体检,慰问环卫工人和受灾群众,免费为他们体检,送去药品。

通过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充分好评。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一年该院就为患者让利达180余万元。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王希武非常重视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每年都要挑选出一批优秀骨干到山西医科大附属二院、省人民医院或第四军医大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适时聘请省内外各大医院专家到医院授课讲学,坐诊手术解决疑难问题;每年2次专程去长治医院和山西医科大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还在全院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建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激发专业人才创造能力的有效机制。

王希武的行事风格,正如悬挂在办公室墙上的“精气神”座右铭,浑身透着朝气和活力。他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可谓“琴心剑胆”;而县医院经过他8年的苦心经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实让人们感到“震撼”;对于他本人而言,则收获了丰厚的“秋实”。

8年来,王希武先后被省卫生厅授予“山西省2002年——2005年度医政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度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9年度全省医院内涵建设工程先进个人”;被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中华医院管理协会批准为理事。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面对着众多的掌声和赞许,王希武没有坐躺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曾有一位朋友对他说:“医院建设得已经很好了,你坐吃老本也足够了。”而他却说:“使命所在,职责所在。我在位一天就要尽一天的职责,不但要建设好医院,还要谋划好医院的未来,承担起守护百姓健康的责任与承诺!”(通讯员 王建先 张雁霞)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