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2014-08-15 08:59: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近年来,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华,一心想着百姓,真心服务百姓,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变村容村貌,把一个穷山村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先富到后富

1992年盛夏,全村小麦遭受雹灾袭击,颗粒无收,当时,他还是一位普通村民,把自己所参保的300亩农业灾害保险赔偿款全部拿出来分给全村村民,每人8元,用于买种子、化肥,以秋补夏,使村民渡过了难关。从2006年起,陈建华作为村里的领头人,将煤矿的土地补偿金发给全村农户,每人现金500元、白面一袋、食油一壶、鸡蛋一盒,连续发放8年之久。2011年,他又给全村家家安装了自来水,户户道路硬化。2012年,他又投资300万元平整了300亩山坡地,开发了优种玉露香酥梨项目,为村民赋以造血功能。

汶川、玉树地震,他先后捐款3万余元。2005年以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11名,9人已毕业参加工作。

从建校到修庙

陈建华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给村里建起一所高标准的花园式学校,先后两次捐款150万元,争取希望工程款10万元。当年校园绿化他又拿出20万元。1998年学校配置电化教学设备,他又投资40万元,使班班有电视,人人有电脑。2003年,学校扩大为中学,人员由10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教室、宿舍由原来的24间平房增加到两层教学楼、宿舍楼、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灶房、厕所一应俱全,他又拨款50万元。还给村里装修了舞台,配备了村委会办公楼应有的设施。此外,他又捐资维修了村里的3座古庙,使其成为县级文物单位。

从孝亲到养老

陈建华不仅孝敬父母,还关心村里的老年人。2003年,他投资100多万元给村里修建了一座养老活动中心,使村里3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享受优惠待遇。养老中心配备了炊事员、保洁员、管理员,老人们有吃有住有娱乐场所,逢年过节,还给老人们发放服装和礼品。先后组织养老中心的老人到绵山、灵石王家大院、北京等地旅游。他还为县老年书画家协会活动室装修和书画展览赞助了4万余元。

从挖煤到制茶

煤炭资源整合之后,陈建华又把自己的事业定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他经过反复考察、科学论证,投资2600万元,组建山西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苦荞500万吨,年产值1800万元,上交利税300余万元,公司接纳50余名剩余劳动力,带动更多农民种植苦荞麦增收。他还不断加大投资,改善村容村貌,改善父老乡亲的生活质量。

                                                                                                                                                                                                                                    通讯员 王民安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