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福:把群众小事办好就是大事

2014-08-15 09:13: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近年来,安泽县大力推行“311”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全县上下同步同调,全力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快“党建升级、作风改进”,开启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安泽模式”。作为一名网格长,高承福在心中始终树立“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不是小事”的理念,对于网格内常出现的一些鸡毛蒜皮小矛盾小纠纷,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及时解决,防止事态扩大。

去年7月份一天早上,网格内冯来堂、王水莲等6户村民因邻居张成虎修建大门延坡占了出行道路而与之发生了争吵,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随时都可能引发肢体冲突。获悉情况后,高承福急忙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都是邻里邻居的,大家各退一步,冷静点,有什么矛盾解不开呢。”在稳住双方的情绪后,高承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张成虎夫妇的思想工作。调解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张成虎夫妻二人也终于承认自己在修建大门时没有和邻居们进行沟通,强行占了大家出行道路的过错,并愿意将延坡拆除,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虽然耽误了一点吃饭时间,但高承福觉得很值。

除了处理邻里纠纷,平时高承福还承担着上传下达、人员信息搜集、服务重点人群、定时不定时走访、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琐碎工作。

做农村的“信息员”。网格长承担着上达村委、下联村民的工作任务,是农村网格化的中枢。在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要及时上报。同时,要经常走访网格内群众,熟悉和掌握所辖网格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生人口等基本信息,并上报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确保人口数据信息库基本信息真实、准确。对所辖区域的基础设施、危房危窑进行采集汇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做群众的“勤务员”。对于辖区内的困难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员、困难家庭等重点人员进行及时走访,记好民情日记,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网格内陈全要因为车祸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家庭生活急剧下降,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高承福主动帮其申请了农村“低保”。

做政策的“宣传员”。“低保”评选怎么选、粮食直补如何补、老年人生活补助咋样发、“两免一补”是什么、护林防火如何防等等,都是作为网格长为群众服务的范围。通过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县里、镇上的要求宣传到村民群众中,打通解决政策宣传解答“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在做好联系服务网格内群众的同时,高承福积极响应县委提出的“双引领”即支部引领产业、党员引领创业的要求,下临汾、赴曲沃,多方考察取经,主动带头建起了2座春秋大棚,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年底收入近2万元。在高承福的带动下网格内共建成20座春秋大棚。在走访时,村民反映没有种植经验、不会防治病虫害担心减产减收,得知情况后高承福主动联系农技师李清亮来棚区指导农户种植蔬菜,并积极帮助群众购置良种和优质农药。邀请县农业局农业技术人员在村委会议室组织种植户讲解了病虫害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增加了种植户种植技术和抵御病虫害风险的能力,真正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与此同时,还积极组织种植户进行调产,现在大棚里面有西红柿、黄瓜、生菜、油麦菜等各色品种,防止了“一窝蜂”不挣钱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高承福发现,实施网格化以来,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村民遇到邻里纠纷等大小事、烦心事,都是亲自到村委或镇上反映问题,现在,村民遇有事总是第一时间和他取得联系,或是在走访时顺手就了解了情况,处理了问题。高承福深深觉着为村民办了事,村民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总记着,在村民家走访时偶尔遇到家里来的客人或亲朋好友,村民总会邀请他在家陪陪客人、拉拉家常。

网格化网住的不仅仅是村民的人,更网住了干部和群众的心,做到村民的需求在网格中办理,矛盾在网格中化解,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将党员干部与村民融为一体。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