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锁香 “孝义”传给下一代

2013-08-27 20:34: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这是一名平凡的女性,她不离不弃照顾公公十三载,她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二十七载,成立了蒲县第一所私立幼儿园。她的言行感染着周围的人,她的事迹被多家媒体传颂,她就是——霍锁香。

曾经有媒体这样描述霍锁香:“她的德性足以印证她的品格是高贵的,行动是高尚的,精神是富有的,懿德是永存的。”记者采访后,并不仅仅被其大爱所感动,更多的是对她的钦佩。

59岁的霍锁香,头发花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但精神奕奕。小小的卧室里只有简易的书桌、柜子、木板床。就是这人人都没有看在眼里的小小木板床,对于她来说却是来之不易,20多年了,我这两年才睡在了床上,以前一直都是把幼儿园的桌子拼一拼,在教室里凑合一晚。”霍锁香微笑着,眼里却噙着泪水,这20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电视台多年前录制一盘她照顾公公的光碟,把她拉回到了那段往事中。

婆婆去世后,照顾公公的重任便落在霍锁香身上,日子过得平静、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相继患多种疾病。病魔一次次地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霍锁香身上的担子有增无减,她虽过得辛苦但很充实。为了让公公的生活环境更宽敞更舒适,她和丈夫把家搬到了教室里。

公公患上脑溢血时,半身不遂的他说:我就是这个家庭的负担,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还不如去死。”霍锁香得知公公的这个消极念头后,生怕老人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精神高度紧张的她,便开始大量搜集心理学方面的资料,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对公公进行心理疏导。

“那时候特别害怕他觉得闷,我就陪他聊聊天、看看电视,或者推着轮椅到广场、菜市场转悠,或者在院子里扶着他练习走路。看着公公的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霍锁香的照顾下,公公4个月后能走路了,邻居们都说这是个奇迹。

“老人刚开始患病的时候,我害怕自己照顾不到位,就每天看医疗方面的书以及相关资料,都抄到这个本上。”说着霍锁香拿出了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老人喜欢的食物、药品用量、医疗常识以及对老人的起居安排。她轻轻地抚摸着上面的字句,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辛又充实的日子。

在那段日子,霍锁香学会了量血压、测体温、按摩、打针、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购置了专用氧气瓶、负氧离子机、电暖器、电热褥、空调机等电器,冬天怕公公冻着,夏天怕公公热着,她像呵护小孩子一样,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老人。她说:媳妇就是养老女,有良心的人都会这样做。人都有老的时候,侍奉老人是儿女的责任。”2010年9月,公公不慎摔倒造成了股骨骨折,下肢不能动弹,霍锁香的丈夫头颅大面积梗塞,此时的她既要照顾老人,又得照顾丈夫,还有两个儿子以及幼儿园的几十名幼儿也需要她看护。

沉甸甸的责任压得霍锁香喘不过来气,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冬天,每个人都想在被窝里多暖和一会儿,但那份责任不停地催促着她,半夜起来看公公是否睡得好,天不亮便开始准备早饭。有时候蒸鸡蛋糕、蒸南瓜,有时候是土豆泥,还有牛奶、粥等,都是按照公公的喜好以及其身体状况精心搭配。这第一碗饭必须是亲自端到公公面前,一口口喂他吃下,她才放心。

最难为情的就是清理公公的大小便。骨瘦如柴的霍锁香要先帮公公翻身,再脱裤子、洗身子、换衣服、换床单。每一个动作她都小心再小心,既害怕把老人弄疼,又害怕让老人不舒服。她一直伺候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嫌弃过脏臭,没发过脾气,吐露怨言,因为她做这些都出自真情爱心。

视频里的公公在谈到霍锁香时,激动地哭了,他发自内心地感谢她,他说:我的好儿媳胜过了亲女儿!没有她,恐怕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这些年真是拖累她、辛苦她了。接屎送尿这种事,连我自己都受不了,可儿媳妇却从没嫌弃过。”多年的辛苦,多年的照料,只为无愧于家庭。但同时,她也无愧于社会,因为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事业。20多年前,霍锁香曾经是县城优秀民办教师,后来,她毅然放弃转为公办教师的资格,选择了钟爱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了2000余名幼儿,为此奉献了她的一生,倾注了她全部的爱心,获得了无数殊荣。

“我最对不起我自己,我让自己受苦了。但是,假如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义无反顾做同样的事,不同的是,我会做得更完美,让自己活得更美丽。”霍锁香说。(记者 弓佩玉)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