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公路笔直宽敞、文化活动广场设施齐全、农家院落花红草绿……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这里,就是尧都区县底镇翟村。在翟村采访,谈及村里的变迁,当地父老乡亲都会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夸赞一个人,他就是一心为民谋利益的翟村村委会主任王根锁。
搭建平台 兴村便民
“从打算回村的那天起,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2011年12月,走马上任村委会主任的王根锁说。
长期以来,翟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油路,而且村里的自来水管道一直没有接通,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王根锁坦率地说:“当时家里人都反对,认为‘回村收拾烂摊子出力不讨好’,眼看着乡亲吃水困难、一下雨就出不了村,俺真想帮帮他们。”上任后,王根锁首先着手解决困扰翟村几代人的出行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先后硬化道路19.17公里,出行方便的时候。随后,他乘势而上,铺下水管道2000余米、绿化大街小巷、打深井3眼,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和浇地等问题,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借尧都区实现农村便民连锁店全覆盖之举,他牵头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区科技局等部门指导下,构建便民、惠民、富民的服务平台。目前,投资30多万元的翟村便民连锁商店已投入使用,这里的商品有1000多种,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招商兴村 产业富民
翟村紧靠卧虎山脉,景色秀美、空气宜人,但却无矿产资源可以利用,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翟村的出路是什么?王根锁每天白天忙于处理村务,晚上便抽出时间走街串巷,深入农户,了解村民的意愿及发展设想,仔细记录和分析,写成一本本民情日记。
通过多方考察,集思广益,王根锁和干部群众一次次商议琢磨,提出了“瞄准农业开发,开展招商引资”的产业发展思路,想凭借卧虎山山脉丰富的人文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在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上下工夫,使生态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每年,王根锁都会邀请该村在外人士回村参加座谈会,旨在让他们利用资源共享的办法为村里的远景规划建言献策,为村委会的未来发展路子少走弯路。“翟村村委会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而且王根锁是一个干实事、干大事的人。”正在卧虎山投资兴建卧虎山庄的陈春生一见面就说出了这番心里话。卧虎山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八宝卧虎山”悠久的历史传说和卧虎山山脉的地理优势,进行“三荒”治理,美化、亮化山脉,目前,卧虎山枣树、桃树、杏树、梨树、柿子树、苹果树漫山遍野,被开辟为特色农业旅游区,同时开发“农家乐”观光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采摘,使当地农民不出门就可以挣到钱。
如何才能带领大家走向富裕呢?面对村民们的期待,王根锁一直在苦思冥想:“真正解决村里的问题,还得让村民富起来,不发展产业不行啊!”为此,王根锁自己带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他带领村民种植芦笋,目前芦笋种植面积达940余亩,成为山西亿美佳食品有限公司基地之一。
文化领先 以人为本
走进翟村村委大院,文化广场上文体器材、村舞台、文化站、党员活动室、科技综合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王根锁发动村民修建文化广场,鼓励支持乡亲们利用农家书屋读书看报、学习实用技术,并组织开展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王根锁告诉记者,目前,村里计划筹资80余万元,将村民长期倾倒垃圾的废弃沟填平,利用虎头山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翟村公园”,并适时举办“首届卧虎山文化节”。从王根锁自信的眼神中,我们坚信卧虎山下的翟村会像一颗明珠一样更加耀眼。
本报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