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家都过来,坐下喝杯茶。”8月16日,走进蒲县山中村残疾村民石金龙的家,记者颇感惊讶,之前还住在破窑洞里靠村里接济过日子的他,如今却坐在装修一新客厅里品茶,“我的好日子是石书记给的,多亏他的协调,村里将16亩集体的核桃园承包给了我,如今,我的核桃园已发展到60亩,去年收入了6万元,3年后最少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有事情,找金平!”在蒲县山中乡山中村,老百姓嘴边经常挂着这么一句话。干了1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石金平深有感触,“这16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做好全村群众的“服务员”
“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上,乡里乡亲很看重你的人品,往往人品决定你的威信。”2011年—2012年,山中村采取社会筹资、企业帮扶、财政奖补的方式筹资200多万元,对东庄、山中、老腰科、朱家庄4个自然村百余农户进行住宅改造,拆土墙垒砖墙,美化亮化。2013年,投资60万元完成25户改造,陈家庄现在环境整洁、路灯明亮、焕然一新。
石金平积极争取本村致富能手、企业家 回报家乡,引资500万元,实施龙泉山庄项目,建设市郊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区;投资500多万元,实施路街一体化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
2001年,石金平又积极发动在外企业家和工作人员、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集资16万元左右,新建祝家庄小学,改善了孩子们的上学条件。为了建学校,石金平拿出自家土地,卖掉了自己的两辆班车。
多年来,石金平带领村干部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修通村油路3.8千米,硬化巷道1.8万平方米,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电饭锅等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150个,使用率90%以上。划定养殖区域,做到“人畜分离、圈舍结合”。安装路灯200余个。栽植1万株侧柏和风景树,绿化1.8万平方米,整村绿化覆盖率71.84%,高于全县29个百分点。投资500万元,建设70户、480口人移民新村。投资600万元,修建2000米路街一体化工程;投资150万元,建设1.2万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
做好经济发展的“领航员”
“不能带领村民致富,不是好支书。”在石金平的心里,村干部一定要把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面貌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在发展的方向上,石金平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发展“拳头”产品。该村确立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指导思想,明晰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一村一品和生态观光农业总体思路,多渠道促农增收,2013年全村人均增收8900多元,名列全市前茅。
多年来,石金平引导农民发展小杂粮、马铃薯、药材、烟叶种植100公顷。党员带头发展鸡、牛、猪、羊等特色养殖业,山中村的土鸡蛋每斤卖到18元至20元,产品供不应求。石金平带头自建股份制养鹿场1座,与北京双阳鹿业东北长白山梅花鹿养殖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饲养梅花鹿100余只;通过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专业户20多户,目前全村有万只以上鸡场2个。石金平告诉记者,我们正准备引资500万元,筹建1个养羊基地,带动农民发展养羊。
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林果上,山中村在完成荒山造林800公顷基础上,大力栽植核桃260公顷、10万余株,达到户均1公顷、人均100株,成为全省核桃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了把核桃幼苗管护好,去年大力发展核桃地套种马铃薯,坚持不种高秆作物,如果核桃树生长到盛果期,全村人均收入能超万元。
做好社会矛盾的“消防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分配和群众思想的也随之变化,一些不稳定因素逐渐显现出来,一些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各种矛盾纠纷,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破坏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为此,石金平在山中村开始推行“四议两公开”,即“4加2”工作法(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做决议,这叫“四道会议”。决议形成后,还要公示征求意见、实施结果,这叫“两次公示”)。积极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用法律法规管理村级事务,约束规范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村民自治法,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档案管理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健全、村级财务规范操作、村务财务每半年公布一次,使群众心里都有了一本明白账。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石金平多年坚持的基本原则。村里召开各种会议,石金平都坚持会前会后和群众谈心,一有空就到困难群众家中走一走,看能否帮上一把。村里谁家有红白事,尽量抽时间前去帮忙、解决困难。在山中村无论谁家遇到困难,石金平总是尽最大能力给予帮助,鼓励其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陈家庄村的王喜明,当时一家5口人,其中一个是年迈的老人,家里的收入仅能解决温饱,石金平给他买了几只小尾寒羊,如今王喜明承包了近500亩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红果、核桃等,他告诉记者:“保守估计,今年我们家能收入16万元,要不是当初石书记给买的50只羊,我根本就翻不了身。” 本报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