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平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军旅生涯已经走过了20多年,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关爱,离不开战友的帮助与支持。部队给予了我许多荣誉,改善了我全家的生活条件,更给了我责任和重担。飞行无小事,事事重千斤,小岗位也能履行好大使命,在我心里,实现“陆航梦”就要靠这把小焊枪。
任和平,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6月入党,二级军士长,是驻临某部第三飞行训练团航空修理厂三车间的一名飞机修理技师。他入伍23年来,爱军习武,成绩突出,先后3次被基地、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所带班组7次被评为“优质安全小组”,两次荣获集体三等功,个人荣获三等功3次。
2003年10月,在“全军陆航系统航空修理科技大练兵比武竞赛”中获得焊工专业项目第三名;2009年7月在学院装备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9月,在“全军陆航部队装备维修全员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荣获表演奖;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陆航部评为优秀士官,2007年被评为“十佳机务标兵”;2007、2009年分别荣获总参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2012年2月,他的事迹被《解放军报》专题报道,并刊登在《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栏目;2013年荣获总参谋部“百优士官标兵”称号。
立足本职刻苦钻研
任和平入伍20多年来,一直从事着航空装备零部件修理和加工工作。在业务学习方面,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航空修理岗位上潜心钻研,虚心求教。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的任和平,平时积极利用点滴时间不断加强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先后自修了初、中、高级《电器焊工艺》《特种焊工艺学》《机械加工》《钳工工艺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全国法律自学考试,取得大学学历。
在休假等业余时间,经常前往驻地临汾钢铁公司、电机厂等企业,向老师傅虚心请教焊接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不断总结团队机务焊修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多年以来,他累计撰写了十几万字的经验笔记,为团队航空修理事业提出了近百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建议,有十余条还被其他兄弟部门推广使用。
迎难而上刻苦攻关
几年来,任和平曾参加研制、加工制造第一、二代飞行训练模拟器8台,自主设计、加工制作“直线切割器”、圆弧切割器”,参与研制、加工制作直升机液压式拖机轮48副,自主研制“直—11直升机主减速器星型齿轮拔取器”,参与制作了第二代电子数控显示的第二代阻尼器校验设备,焊接发动机进气道及尾喷管,等十余项技术发明与革新。
2010年,小羚羊直升机列装三团。该直升机机型老旧、故障率高、尾喷管经常震裂,由于备件少返厂维修周期长,少则10天,多则一个月,严重影响了飞行训练,而尾喷管焊接需要氩弧焊,并要求焊接两面成型,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作为一名修理技术骨干,任和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向厂家师傅们请教,用不锈钢板反复实验,焊不好就把焊件锯开、锉平,再重焊。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掌握了直升机发动机进气道及尾喷管焊接技术,填补了学院装备修理工作的空白。
任和平先后为团队及其他单位焊修发动机尾喷管30余个,焊接发动机整流罩9个,发动机接耳8个和4个三通管等。
淡泊名利矢志军营
2006年底,任和平面临转业或继续服役的选择,地方私营企业的老板知道后,要以高薪聘用他。
面对“诱惑”,任和平偶尔也会有退伍回地方大干一场的念头。但回想自己在部队成长的点点滴滴,回想到组织多年来的精心培养和给予的荣誉,看着那些朝夕相伴的战友、设备、操作仪器,他深深懂得市场经济大潮中,尽管有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但部队更需要他留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贡献。他毅然把部队建设的需要,当做人生首要的选择,一次次选择留在心爱的军营。
在车间,任和平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对徒弟面对面讲解,手把手带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规范,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纠正。多年来,为部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为陆航飞行训练保障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采访手记
任和平的事迹让人想起“螺丝钉”这三个字。“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等先进人物提出来的,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个人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心思想是对岗位不挑剔,工作扎实,刻苦钻研,这种精神曾经影响了几代人。
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精神是陌生的,甚至有些人对此会持讥讽的态度。是啊,在这个发展经济的时代,很多人都很浮躁,很难沉下心来投入地做好某项工作,更有些90后换工作比换袜子还勤,今天不想干了,明天就不来了,不仅对原单位的发展不利,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也不见得有利。从很多事例来看,常立志”不如“立常志”,奉劝一些朝三暮四的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投入某项事业吧,做一个有长性的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不会让人感觉是个靠不住的人。
(韩晓芳)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