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汾县,文联原主席曹文敏的知名度是颇高的。2009年8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尊老爱亲”好人称号。得此称号他感到无尚光荣,他对朋友们说:“世上头等好人是忠臣和孝子。我不是富人,更不是贵人,但我是孝子、是好人,国家级的,规格够高了。”
以身作则践孝行
1982年,曹文敏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留下老母亲备感寂寞。曹文敏不仅在物质上极尽孝道,更重视对母亲的精神赡养,每次从县城回到家里,他首先来到母亲床前,与老人家拉家长话社会,叙亲情谈友情,忆过去唠现在,以表感恩母亲之情。曹文敏很时尚,曾多次带领母亲外出游览。母亲80岁时,他与老伴租了辆轿车带着母亲逛临汾城,先登上鼓楼,继而游览尧庙宫,最后游览西沙公园,进入儿童游乐园观看小孩嬉戏玩乐。那天,母亲游览的很尽兴。
2004年农历正月十一,是老曹母亲90大寿的喜庆日子。按照乡俗,曹氏兄弟姐妹依次给老母亲叩头拜寿已是老传统。拜寿之后,老曹仍感到孝情未尽。此时他想到了老莱子“戏彩娱亲”的孝举,临时动意,孝仿老莱子,逗老妈一乐。
2006年4月2日,已是92岁高龄的老人家,因一时不慎把股骨头摔坏了,从此,母亲再也未能站起来,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兄弟姐妹几个轮流服侍,轮到老曹时,他便昼夜陪侍,喂吃喂喝,倒屎送屎,梳头洗脚,擦洗身体。谈古说今,聊天论世。尽管如此奉侍,但老母亲白天晚上躺在床上,老曹心里深感焦虑。
为让母亲能够到室外晒晒太阳、吸受新鲜空气,老曹特地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他每次从县城回到村里,不管是否轮到他奉侍,都会用轮椅把母亲推出来在村边的大路旁或田间地头转悠转悠。开始,他要抱母亲上轮椅时,母亲还很不好意思,他便亲昵地对老妈说:“妈,小时候您抱我,您老了我抱您,这是回报。”“来,我抱您”。
在老曹和兄弟姐妹的悉心服侍下,老母亲于2008年11月22日去世,享年94岁。
发扬风格传孝义
曹文敏不仅善事父母,尽力行孝,是襄汾县出了名的大孝子,他还进学校进家庭讲孝传孝,被誉为“襄汾讲孝第一人”。
曹文敏把讲孝传孝作为自己的一项文化工程,10多年来风风雨雨,从未停步。“草根学者”曹文敏讲孝很有创意,他把讲孝与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古圣贤那里寻找做人与生活、学习的智慧。
讲孝传孝时间长了,曹文敏感悟到了敬老的真谛,他把此归纳为“敬老心语”10条”。①孝敬老人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②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③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④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父母,即爱父母如爱子女;⑤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关爱公婆才能使自己的子女得到同样的关爱;⑥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无言之中;⑦尊敬老师如孝敬父母;⑧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⑨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在和平年代,尽忠同样可以尽孝即忠孝能够两全。
八方合作推孝举
当襄汾县贾罕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武永贤与他商讨,要在贾罕村推行“以孝治村”方略时,他俩一拍即合。从2004年起,老曹不仅为武永贤当参谋,为创建孝心村创意策划。还多次应邀去贾罕村讲孝传孝,讲善恶报应。今年正月,武永贤提出要在南辛店乡北贾村创建“孝心示范村”,他被聘为顾问,多次到北贾指导和参加创建活动,又为北贾孝心示范村策划制定出“十个北贾”的创建目标。他还从一些学校的校训和历代家训中受到启发,为北贾制定了“举孝向善,厚仁重和”的村训。
家风是一个家庭灵魂、品格、价值观的历史传承,是与孝道密切相连的。曹文敏老人特别注重家风的培育与传承。12年前,他自撰了《曹氏家训》,并把家训刻在青石上镶嵌在庭院的照壁上,“孝老爱亲”、“积德行善”是他们家的主旨家风。
老有所为写篇章
曹文敏是个实干家,他不仅用嘴巴子讲孝传孝,还用笔杆子撰写文章,反映老年人心声,给老有所为的老年人鼓劲加油。
曹文敏担任襄汾县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10多年来,注重深入调查研究,把所见所闻所思,写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报送中国老年学学会。12年时间,写了24篇,其中有20篇获《全国老年学论坛》优秀论文奖。
曹文敏敬老、爱老,讲孝、传孝,日行孝举,日做善事。退休15年讲孝道200多场,听众达2.7万人次。
由于他身体力行尽孝道,增强了他传孝的公信力,人们对他很敬仰,对他讲的话心服口服,讲孝传孝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讯员 李善保 陈玉广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