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由于品种繁多,按栽培季节进行归类可以分为越冬茬、春茬、夏茬、伏茬和秋冬茬五大类。露地蔬菜茬口安排较为简单,但随着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蔬菜茬口安排也变得较为复杂。为进一步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特别是蔬菜大棚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持续增效的目的,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合理地安排蔬菜茬口,提高经济效益,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经济作物办公室高级农艺师王晓东,请他为广大农民朋友详细讲解如何合理安排蔬菜茬口的相关问题。
王晓东先从什么叫茬口安排、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以及需要掌握的原则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他说,根据不同蔬菜生育特性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蔬菜的土壤、生产状况等因素确定蔬菜适宜的播期、定植时间以及产品供应季节,这个过程就叫做茬口安排,或者叫排茬。
科学合理的排茬直接影响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必须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因棚制宜,在茬口安排上一般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根据市场价格,把蔬菜的采收高峰安排到蔬菜价格最高的时期,收益才高。二是考虑把果实成熟盛期安排在最适宜蔬菜生长的季节,只有高产与高价结合,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减少管理难度和生产损失。
茬口安排分为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的茬口安排,设施蔬菜主要分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郝建忠重点介绍了我市设施蔬菜生产的茬口安排和其主要生产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年一大茬”。一般在结构合理、温光条件好的日光温室内采用。冬季最严寒季节可顺利越冬,在夏季高温季节来临时结束,从头到尾只有一茬的生长过程。这种茬口安排一般在9月中下旬—1月上旬在日光温室播种瓜类,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茄果类,10月中旬—11月上旬定植,到第二年6月份拉秧。这种一年一大茬栽培的作物主要是黄瓜、番茄、茄子等。
第二种模式是“一年两茬”。这种茬口在塑料大棚和一部分温光条件差的温室内采用,经济效益也很明显。第一茬是春夏茬,春夏茬主要是黄瓜、西红柿,3~4月份栽植到7月份拉秧。第二茬就是夏秋茬,夏秋茬主要是黄瓜、番茄,晚秋时拉秧。春夏茬栽培选择既耐低温又耐高温的品种,一般在2月10日左右育瓜类苗,苗龄40~50天,3月下旬定植,或者12月中下旬在温室育西红柿苗。在缓苗期间要注意大棚的保温。夏秋茬在6月上旬左右育西红柿苗,番茄一般选用大红果,7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拉秧;黄瓜一般是7月份直播。定植后要注意加强管理,如果遇上高温可以在大棚棚面上适当地遮阳,高温季节主要是要防治病毒病,在9月份要特别注意防治叶霉病的发生。9月中旬以后,温度逐渐下降,光照逐渐减弱,这时早晚要特别注意低温的危害,低温容易感染晚疫病。在9月份早上开通风 口时不要开得太早,也不要将风口开得太大,傍晚时要早点关风口,保持室温防止晚疫病的发生。夏秋西红柿定植时间最迟不能超过7月20日,晚秋这一茬口的生长期是有限的,定植太迟会导致拉秧时有大部分绿果来不及成熟而浪费。
紧接着,王晓东又详细地讲解了当前蔬菜生产管理的关键措施。他说,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蔬菜大部分即将进入结果期,也面临低温阶段的到来,生产管理上一定要精心。一是做好保温工作,尽量多见光。白天一定要揭开草帘,严禁阴天不揭。晴天一般早上阳光照到温室上开始揭穿,下午以阳光刚照不到温室盖完草帘为宜。阴天,早上8时开始揭帘,下午4时30分(冬至)盖完为好。夜晚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盖好草帘,杜绝雨雪天不盖草帘现象。二是放风管理,一般在上午11时开始放风;降温要到温室温度升到比蔬菜适宜生长温度高2℃时开始放风;阴天不放风,连阴天可在中午1小时换气。放风时要注意,风口要先小然后慢慢增大,严禁突然放大风。三是浇水。随着天气转冷,一般尽可能在晴天上午揭帘后进行,浇过水后最少要有2-3天晴天。阴天不浇水。浇水要在膜下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和室内漏水。四是遇灾害性天气要及时赶到地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在刮大风时要防止棚膜刮扯,夜晚防止草帘刮开。雪天晚上也要及时清理积雪,厚度不得超过4厘米。五是防治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喷药要在晴天上午植株上没有露水后进行,严禁阴天或下午喷药,阴雪天可用烟雾剂和粉尘剂。
本报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