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让奉献成为一道风景,共建一座扶贫济困的桥梁。”这是临汾市扶贫协会的主要精神,也是郭振江的信念和愿望。
郭振江现任山西省临汾市扶贫协会秘书长、临汾市鼓楼北村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等。在连续七年义务奉献的社会扶贫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放电影、擅摄影的专长和社会组织能力,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向贫困宣战”的正能量和美好愿景。先后获得临汾市“首届十大道德楷模”、“感动临汾十大人物”等荣誉。今天,郭振江将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的表彰。
2007年7月他在加入临汾市扶贫协会时,自己筹资6.7万元购置了一套数字电影放映机和奥拓小汽车用于公益事业。每年5月到9月,他个人承担交通费,按照“科技扶贫、文化下乡”公益活动精神,深入全市10个山区贫困县、街道、小区,为农民、农民工、流动人员、市民义务放电影,让一些山区种植苹果、冬枣、养殖长毛兔的农民很受启发和教育,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真正传递了力量。用两年的时间跑遍了10个贫困县,到山区放映最长的一次40多天。
郭振江于2008年9月担任了市扶贫协会秘书长,积极参与组织工作,使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扶贫工作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008年,他亲自驾车到延安老区、董存瑞家乡、雷锋纪念馆等地,一路义务放电影,四川大地震后,两次驾车到灾区,参与抢险救护和后期援建,利用电影设备放映国家抗震救灾的新闻,鼓舞受灾群众安定生活,他回来后举办了“四川地震重建摄影展”,让家乡的市民群众认识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为创新社会扶贫管理模式,2013年10月他筹备改组市扶贫协会,组建“临汾市义工联合会”,通过“临汾365网站”,统一形成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三位一体”的社会扶贫群体组织。现已形成600余人网络群组规模,每次活动都有40个到50个固定人员参加。从最初关注贫困家庭,到扩展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他们还看望救助过养老院孤寡老人和参加过延安保卫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等。
2014年春节前夕,他组织带领20个贫困家庭孩子,到临汾市区带孩子们逛街购物,还组织参加了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几家企业老总当场表示愿意资助学习好的孩子直到大学毕业。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一些市区领导、大小企业老总、青年女村官,山西师大“236爱心社”学生,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妈妈、下岗无业职工以及一些受助者,都成了他们的会员志愿者,以不同的方式义务参加社会扶贫活动。郭振江家里悬挂着一幅“澄怀观道”的字幅,显见了他对于人生积极向上和生命价值的期盼,他拍摄的许多照片和影像资料,将会让时间的力量见证时代所走过的历史脚印。通讯员 赵景华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