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 情洒故乡

2014-10-23 09:54: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通讯员党冯亮
    许正堂是土生土长的乡宁县枣岭乡人,在乡里工作的三十三年里,他扎根基层,甘为孺子牛,尤其在民政、残联岗位上,他更是严把救助条件关口,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一人不漏,年审核办理民政资金高达400多万元,免费发放残疾人用品用具100余件,先后受到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枣岭乡地处黄河岸边,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乡镇,境内沟壑纵横,群众居住分散。为了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灾有所救”的救助目标,许正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坚持“人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有所需、我有所为,人有所难、我有所助”的工作理念,心系群众,为分党忧,为民解愁,让每个服务对象都能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在救助孤儿和五保户方面,许正堂坚持“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原则,对村里的困难户登记造册,并将审核认定的救助对象、困难原因、救助金额等相关内容予以张榜公布,接受大家监督;在元旦、春节期间主动联系村、组干部上门服务,对服务的每户每人都严格进行“六查六看”,及时解决“五保”对象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六查六看”就是查穿衣,看内衣、外套、棉衣是否干净、保暖;查住房,看炕(床)、被褥是否干净、柔软;查取暖,看火炉、烟筒、燃煤是否安全、完好;查身体,看老人、孤儿患病后是否得到及时诊治;查生活,看代养人是否满足“五保”对象的生活需求;查护理,看孤寡老人和孤独子女晚上是否有人陪伴。
    在助残工作方面,许正堂积极宣传与残疾人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全乡各类残疾人档案,把全乡所有残疾人都纳入农村低保救助。2008年全乡的21个村委都建立了残疾人协会,2010年成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服务站(室),并配备康复器材200余件,让全乡的残疾人不用出村就能办理相关手续,并且还能享受免费的康复服务。
    据了解,仅2013年,许正堂审核确认的农村五保户就有80户、94人,农村低保户765户、1327人,重点优扶对象98人,现役军人20人,医疗救助对象82人,各类残疾人1672人。审核办理各种对象的民政资金近410万元,惠及了全乡的所有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