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闻听著名书画家段钢将在临汾群艺馆举办书画作品展,甚为惊喜。临汾是段钢的家乡,也是他巡回书画展的重要一站,他将带给家乡人民怎样的惊喜呢?布展期间,笔者有幸见到了段钢。年逾六旬的他,看起来酷酷的,自有一股洒脱奔放、特立独行的气质自然流露。整个展厅里,大约展出了他50多幅作品,有国画、素描、油画,还有狂草、行楷书法作品,让人不禁赞服他博才多艺,勤于笔耕。面对一幅幅或焦浓枯壮或鲜润灵动的中国画,一幅幅或连绵狂草或隽秀飘逸的书法作品,让人不禁慨叹,一个出手无定例的老叟的孤绝和一个尚不染名利的孩童的纯真怎能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段钢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爷爷是一位品行纯良、为人正直并在创作上颇有造诣的书画艺术工作者。5岁时,段钢就开始跟着爷爷学习写字画画。可以说,是爷爷手把手地把他领进了书画艺术殿堂的门槛。爷爷曾经讲过让他至今仍奉为经典的一段话:“人生在世,不管你在世间走多长的路,最重要的就两件,一个是做人,一个是做事。做人首先就是人品端正,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事要锲而不舍。人生重要的是阶段性调整,把握好每一个过程”。
如果说爷爷是段钢书画艺术之路的启蒙者,人称诗书画“三绝”的卫俊秀、林散之先生则教段钢树立了正确的艺术观。和爷爷一样,他们言语不多但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和引导着段钢在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向上阔步前行。尤其是林散之先生,为人处世异常谦卑低调,经常认真、严肃地叮嘱身边的学子:一位书画艺术创作者,应当理解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一个人的作品让所有人都认可是很难的。你的作品的品质只有在死后三百年才能定论。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身边的人、向全艺术界诠释出这样一种理念:一位艺术家,当你把自己的作品看得很值钱的时候,你的人格就打了折扣。
师者的箴言,在段钢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因如此,他不盲从、不媚流、不违心,质朴其外,内修其心,每天坚持画速写、练楷书,从艺半世,依然给自己加码。他艰难求索,时时追求新意,又时时否定自己,不断地自塑自毁,以真我个性书写出作品的独特风格。古人云:“书如其人,画如其人”,一个缺少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高格调的作品来。为此,他一头扎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中去,喜欢禅道,研究孔子,将儒、释、道融入作品,使书画臻于更高的境界。
他说,一个真正的书画家,应该是一位深厚的文化学者。
展厅里,引人注目的是这样一幅书法作品,上书“积累知识,酿造智慧,启迪思想,改变行为”。近年来,段钢除了创作之外,更多的时间飞往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他将此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此次在家乡办书画展,一是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他近年书画创作的最新成果;二是通过自己的人生追求,以艺术手法打动读者,引导人们以真善美善待身边的一切,希望人人都能树立一个高尚的道德观、知行观。
祝愿他的艺术生命常青!有更多的艺术精品回馈家乡!
【画家名片】
段钢,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职业书家、画家。中国画院签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师,中国(香港)艺术研究院理事长。
师承林散之先生。先后应邀赴巴黎、首尔、意大利、洛杉矶、新德里、东京、以色列等国家巡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举办个展。大型榜书长卷(30米)《祖国颂》选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展。多幅大型山水、书法作品为人民大会堂、外交部、人大常委会议中心、中国人民银行、钓鱼台等单位收藏展挂。书画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克林顿、希拉里、潘基文等。(记者 郭璞/文 魏华/图)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