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山西省蒲县人,在2013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上,力克伦敦奥运会亚军徐丽丽、全运会冠军徐玉华等名将,勇夺63公斤级金牌,这也是该县历史上第一位全国柔道冠军。
男孩性格 热爱体育
张雯生于1991年,同大多数90后女孩不同,她从小性格就大大咧咧的,喜欢“欺负”男孩子。“我爸妈当初可能想要个男孩,结果我的性格也像个男孩,每天跟着邻居家的男孩们一起玩。”张雯这样讲到。她性格开朗外向、人缘好,孩子们都愿意跟她玩,而且她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和男孩子们玩“打仗”游戏,她都是“女队长”,丝毫不比男孩子差。“和他们玩我从来没输过,偶尔一次也是我让着他们。”她笑着说,“我天生运动细胞就比别人强,男孩子都欺负不了我,我有时还欺负他们”。张雯活泼好动,在家里待不住,每次回家都是其他家长领回来向她父母“告状”。“这孩子小时候可不省心,老有人来家告状,比男孩子都淘气。”父亲回忆到。
可张爸爸一定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取得了让男孩子无法企及的成绩。
熟悉张雯的人都知道她爱运动、爱体育。上小学时,她家离学校有2公里的路程,周围邻居家怕孩子辛苦每天接送,她却坚持每天一个人跑去学校。邻居们都劝她,怕她辛苦,可她却不以为然。“那会儿一点都不觉得累,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就想跑着去。”想起当年的举动张雯讲道,“可能就是小时候跑步上学,给我打下了基础,让我走上了体育的道路”。确实,她从小体育就是拔尖的。上体育课,班内短跑测试比赛,女生里她跑得最快,而且比大多数男生都快。跳高、跳远样样出类拔萃,甚至玩跳皮筋、跳绳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张雯唯一安静的时候就是在电视机前面看体育比赛,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有时别人在身边说话她都注意不到,整个人都很投入,出现精彩的场面也跟着喝彩,仿佛自己就是赛场的一员。“有时候做梦都在比赛,真的很喜欢体育。”谈起过去,张雯如是说。
初遇恩师 锋芒毕露
对这“不省心”的女儿,张爸张妈费尽了心思,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临汾市体校招收运动专业学生,于是便把女儿送去,本意想着锻炼锻炼,磨炼她的性格,没想到女儿沿着这条路越走越宽。
当时年仅13岁的张雯随着父母来到了市体校,教练带领着他们参观学校。张雯面对着即将学习生活的新环境,既紧张又兴奋,像刘姥姥到大观园一样,可来到柔道训练室后,这样的心情转瞬即逝。看到运动员无数次地重摔在地,无数次地奋力爬起,面对这样的场景,她才意识到这是需要何等程度的付出与努力,她有了些许的胆怯,父母也有打退堂鼓的意思,可不服输的她最终选择留下来。“父母千辛万苦才把我送来,不能辜负他们,还没干怎么能说不行,干了才知道行不行!”张雯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样说道。
张雯身体瘦弱,训练起来略显吃力,第一次队内测试她排名靠后,导致她一度情绪低落。这一切都被她当时的教练张立强、王洁夫妇看在眼里。“她刚来时身体条件不算好,可就是训练刻苦认真,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张立强夫妇谈起他们的爱徒很是自豪,“那次测试排名靠后,让她对训练产生了抵触情绪,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孩子年龄太小,不会照顾自己,吃饭跟不上影响身体了”。自那以后张教练对小张雯开起了“小灶”,训练中单独对她的技术动作进行指导,休息日加练,请来老队员做她的陪练,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经常把张雯接到家里给她做饭。小张雯也不辜负教练的期望,技术突飞猛进,成绩上也进步很大,并在2006年山西省第十二届省运会上取得了52公斤级亚军的好成绩。
风雨之后 终见彩虹
通过张雯的努力和优异的比赛成绩,她获得了更高级别锻炼的机会。2007年她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继续柔道训练。月无常圆,花无常红。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张雯受到了职业生涯第一次伤病的影响。手掌骨折,要休息3个月,这让张雯着急了。来到北体大,她发现身边的队友都是一顶一的高手,都取得过很好的成绩,而且训练中都很刻苦,好强的张雯觉得压力倍增,每天训练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休息日也偷偷地加练。长时间不科学的超负荷训练,对她的身体产生了负担,也是这次伤病的直接原因。看着队友一个个生龙活虎地训练、比赛,自己却躺在病床上,想着同队友的差距越拉越大,她忍不住哭了。有着男孩性格的张雯,离开家这些年来从没哭过,这是她第一次掉眼泪。想到过往训练所受的苦,想到远方家人的那份牵挂,她忍不住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父亲接起了电话,还是熟悉的声音,只是略显疲惫。她强忍着泪水,关切着家中近况。本想告诉父亲伤病情况,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她知道父亲为了这个家已经很累了,不想他为自己操心。“累了就歇歇,请假回来让你妈给你做点好吃的。”父亲这一句关心,让张雯心中泛起阵阵暖意。挂完电话,笑容重新爬到了脸上,她选择坚持,因为她的身后有父母的期盼,有待她如亲人的教练队友,更有她对柔道的爱。她喜欢在训练中的挥汗如雨,喜欢赛场上顽强拼搏的阵阵嘶吼。伤病恢复后,她马上投身到紧张的训练当中,一如既往的刻苦。
风雨之后,终见彩虹。2013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张雯站在冠军领奖台上,面对五星红旗,她第二次哭了,那是激动的泪水、自豪的泪水。
关于未来,她说她热爱生她养她的故土,热爱成就自己的体育,她想把体育带回到家乡,让家乡人民了解体育、热爱体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