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们学校是山区小学,我们照样开设了舞蹈、花样篮球、绘画、手工、写作、科技等兴趣班,还专门成立了电子备课室……”如今,提起自己的学校,吉县西关小学校长张月霞自信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西关小学是一所三规六年制小学,张月霞作为该校的校长,近年来带领全校教职工努力革新,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校65名教职工中有近一半获得了省、市、县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临汾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临汾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13年9月西关小学在我市“三名工程”中荣获“临汾市名校”的称号。
投身课改谋发展
多年来,无论是在教学一线还是从事领导工作,张月霞在钻研教学教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她重视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始终坚持“低起点、小梯度、多层次、细指导、勤反馈”的教学策略。任西关小学校长后,她将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引入学校,引领全校教师努力构建新课堂,推进学校的课堂改革。
为了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张月霞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十几门学科分类整合成四大门类课程,即品德与健康(品德与生活、体育等)、语言与阅读(语文、英语等)、艺术与审美(音乐、美术等)、科技与技术(数学、科学等),实现了“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的育人模式。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摸索,西关小学的课改工作扎实推进,该校已初步形成了“4+x”课程整合下的“四学(预学——导学——共学——延学)六环节(自由感知——明确任务——思考质疑——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拓展延伸)课堂教学模式”。
精益求精创特色
“要办学校就要办成精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张月霞经常对老师们说的一句话,正是这样的办学思想,使她带领老师们内强素质,外树品牌,不断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使这所山区小学始终对标城市学校和教育发达的地方,高标准、高站位地加强着学校的发展。
养成教育有特色。该校将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坚持一日常规三个一,即坚持“早读一节课时间经典诵读;下午课前一首歌;业余时间一幅字。”学校还开设了文明礼仪课,有专任教师配备专门教材上“进离校礼仪”“课堂礼仪”“公共礼仪”等校本课程。
特长培养有特色。学校开设了舞蹈、花样篮球、绘画、手工、写作、科技等兴趣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任意选择个性化课程,即“4+x”课程整合下的“x”课程。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培养自己的兴趣。
信息化建设有特色。该校专门成立了电子备课室,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利用世界大学城、教师空间等网络平台,教师们在网络上电子备课、研讨,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了过去纸质备课“各自为阵”的弊端,实现了在思维、智慧上的碰撞,在教育教研上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凝心聚力抓队伍
为了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张月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以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基础,以内部培养为主渠道,以完善激励制约机制为动力,多渠道、全方位地抓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西关小学先后确立了《4+x课程整合》《践行课改——营造理想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课题。出台了《教师读书研修管理规定》,为全体教职工推荐了《细节决定成败》《从优秀到卓越》等书籍。同时,学校设立了“功勋教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一年一评,连续三年量化考核为“优”的授予荣誉称号并享受校内“专家津贴”;制订了《西关小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细则》,两年一评,优先晋升职称,充分享有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
一个好校长带起一所好学校,张月霞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展望未来,张月霞道:“我将继续奋力登攀,不断前行,为吉县教育的进一步腾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