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的童年更“童年”

2014-12-01 08:36: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寒暑相易三十载,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幼儿教育事业上,为幼儿成长奠基,为教师成才铺路,为社会、家长服务。从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到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白了青丝、弯了腰身,她钟情幼教,悉心护园,用爱心为幼儿打开了通往美好未来的那扇窗。她就是襄汾县第一幼儿园园长马玉芳。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引导我国3岁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作为示范幼儿园园长,马玉芳从专业角度为“幼儿的‘学习’”下了定义:“大部分人经常会将‘学习’仅仅局限于读书、听课、做作业等学业学习,幼儿的‘学习’其实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穿衣吃饭、看蚂蚁、捉迷藏……幼儿通常都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并探究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就是他们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指南》颁布实施以来,马玉芳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幼儿园园长远程培训”和省、市、县三级培训,利用闲暇时间对《指南》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提高自身的同时,马玉芳每年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的专项培训,再由她们利用教研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教师全面理解《指南》,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使幼儿园落实《指南》的工作顺利开展,马玉芳充分利用家长会、节日表演、家访等一切机会,积极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并利用板报、宣传栏向家长宣传《指南》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教学建议,通过“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如何引导孩子学习阅读”等文章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育儿,从而使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打造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马玉芳遵循“欣赏鼓励、严格要求、促进提高”的原则,把青年教师的学习、成长放在心上,出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新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为青年教师建立学习平台,确定人员,确定内容,由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利用每周二、三、四进行钢琴、主题画、素描过关培训,使40余名青年教师分批、有针对性地参加了培训活动,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
    教研活动中的交流碰撞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马玉芳主持全园的教科研工作,从教研主题的确立到教研流程安排,再到选定教研活动的形式,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教研组长、教师一起立足幼儿园实际,不断丰富教研内容、形式,不断拓宽思路,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全园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合作、交流反思、不断进取的良好风气。
    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学前教育的关键。在深入领会《指南》精神的基础上,马玉芳积极创新、率先改革,将多年来每日两个集体教学活动改变为一个,增加了幼儿游戏、个别学习活动时间,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的《指南》精神。为了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体智能全面发展,马玉芳以提高户外游戏质量为突破口,带领全园教师对游戏作了系统化的设计,更加注重游戏内容的针对性,使教学游戏变得更加趣味化、生活化、儿童化,力争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逐渐成长,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在园长马玉芳的言传身教下,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为幼儿努力营造出另一个“家”,使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更欢乐、更健康,让孩子们的童年更“童年”。
    记者段碧蓉 实习生安月琦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