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院长高允旺

2014-12-08 08:32: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已近80岁的高龄,依旧孜孜不倦地躬耕于临床一线;造访过欧美8个国家,开展中医学术讲座并被数所国际知名高校聘为客座教授;从医40余载的光辉岁月,陆续编撰出版5本中医专著,在海内外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集上述标签、履历于一身的,所谓何人?

他正是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院长高允旺。

一头斑白银发,精神矍铄,目光友善亲和,这就是一眼望去,高允旺给记者的全部印象。

救死扶伤 中医筑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读于山西医科大学的高允旺由于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情有独钟,遂向各路名老中医学习,抄方、背汤头、记脉诀。之后,他又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深造,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逐渐认识到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是中医的核心,从此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还记得读研时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脑中风心得》,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敲定了自己日后医学钻研的主攻方向——脑病,一干四十年再不释手。”高允旺不紧不慢地说。

踱步于永旺脑病医院一楼大厅里,正中位置的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公示牌因其源于五行巧妙对仗的深厚底蕴而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上面写有“水无热不沸,冰无热不化,血无热不行,瘀无热不散,瘤无热不化。”25个字,可谓是高度浓缩了高允旺40年来悉心研习经典与临床反复验证相结合所收获的有关脑病治疗的超前理念和建树心得。

“从事脑病临床工作,其根本是提高治愈率,关键是减少发病率。遗憾的是脑病致残康复的几率很小。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在寻求对脑中风治疗的新方法,但尚未见到理想之策。”高允旺告诉记者:“基于25字的治疗理念,通过大胆运用温热之方加以治疗,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可以说,温热疗法为提高脑中风治愈率,减少致残率,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开辟了一条新路。”

从经典中破迷开悟的高允旺很快意识到中医之所以称其为经典的精髓广博与奥妙无穷,无论是起沉疴、去痼疾、挽救危急重症,都离不开经典的思维和经典的方药。近年来,由他一手研制的“瘫痪康复丹”、“脑晕灵”等新药,以及自主研发的“足针疗法”,都对治疗脑中风偏瘫、失语等收到了不同寻常的奇效。

三出国门 中医“护法”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经过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中医,而且也提高了中医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促进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得不说,前几年有媒体发表的一些歪曲中医的文章,攻击中医是伪科学,治不了病。这些言论对中医的无形损伤不可估量,人们开始对中医的疗效与理念产生怀疑。”高允旺神情严肃地说。

为了振兴中医、发展中医、捍卫中医至高无上的尊严,进入21世纪以来,高允旺先后三次走出国门,为中医护法正名。

2005年9月,高允旺先后在澳大利亚中医大学、墨尔本理工学院、悉尼中医大学作了6场报告,华人与澳大利亚人差不多各占一半。

现场演示环节,当高允旺手中的一枚银针刺入患者的下肢穴后,这位脑梗塞痴呆患者的跌跛即刻消失;一位越南籍博士研究生患面部神经麻痹,高允旺通过一穴三透针法迅速使其口眼歪斜纠正,抽动停止;墨尔本农庄主麦尔患泌尿系结石病,高允旺用中医处方给他用药六天后,体内的结石奇迹般地排出,病情也随之消失……

第二次出国是在两年后,高允旺随中国中医代表团赴美国参加中医中药学术交流。在美期间,他参加了美国北加州举办的78届国医节大会、美国国际医科大学举办的国际义诊大会及美国美洲中医大学组织的师生报告会。

“老师们、同学们,我今天的主讲题目是《中医伟大伟大中医》。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中医中药对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繁衍生息起到了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医是一门科学,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发展中医、挖掘中医资源是人类的共同需要,继承发扬中医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这是在美洲中医大学师生报告会上,高允旺所做的一次精彩的开场白。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008年,已在海外享有颇高知名度的高允旺再次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赴莫斯科推广中医针灸治疗脑梗塞的经验。在俄期间,他向100余名医学专家讲解了中医治疗脑梗的一些经验。在莫斯科沙马拉医院讲学时,一位叫沙夫利特的病人因患腰椎间盘突出并压迫坐骨神经连声喊痛,痛苦不堪。高允旺马上在他左侧胳膊上扎了根又小又细的银针,奇迹出现了,沙夫利特的下肢突然感到热了起来,疼痛立即消除,并可以站起来行走。随即,全场听讲医生的掌声如潮水般响彻起来。

医者仁心 医德高尚

“人活着需要金钱,没有金钱人将无法生存。但是人不是只为金钱而活着,还有很多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这是高允旺时常挂在嘴边、铭刻心头的一句朴实无华的大白话。

在把“奉献社会、服务百姓”作为办院最高宗旨的永旺脑病医院里,总有着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凡是做头部卡螺CT,一律按98元收费,比其他医院减免了一半费用。仅此一项,医院每年就少收入了25万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凡80岁以上的老人来看病,一切检查费用全免;年老危重病人确实经济有困难,可以先看病,看好病也可以出院,所花的钱看情况支付即可。

2002年10月,汾西县38岁的妇女冯秀梅因患左侧偏瘫,手脚难动口涩难语,由丈夫开着农用三轮车送到医院救治。半个月来针药并用,她的病情大为好转。出院结账时需付医药费用3200元,但两人身上只有300元钱。冯秀梅表示可以回家筹钱。五天以后,夫妇二人将余款送到医院。高允旺问及来源,原来是卖掉仅有的三孔窑洞所得。”看病是为了生活,卖掉窑洞如何生活呢?”高允旺说完就让会计退回尚存体温的一叠人民币。夫妇俩感激涕零。

78岁的患者张玉英家有4子3女,均已长大成家。一天张玉英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抬进医院后兄弟七人没一个主动交费的。高允旺一看时间拖不得,立即吩咐医护人员先看病。半月后老人病情好转,出院时却无人结算4100元的医药费。高允旺见状就说:“算了吧,你们不出钱我出,就当我给老人看病了。”患者家属一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交住院费。他们都说:“高大夫,您不但看好了我妈的病,更看好了我们思想上的病,谢谢了!”

“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终极使命。对我来说,使命就是责任、使命就是追求、使命就是承诺、使命就是救死扶伤的千斤重担。责任在身,重担在肩,所以我的决心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救死扶伤,济世活人。”采访结束,这位年近八旬老人神情肃穆的表态字字铿锵,“奋斗一生,造福一方,贡献不遗余力,尽享知足安祺”的庄重誓言无疑是对他波澜壮阔的行医生涯最恰如其分的定位。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