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手中曾有一套少林寺住持赠予的清代咸丰年间的少林拳棍刀枪谱。”11月中旬,王仁杰、陈保子师兄弟说。
“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程涌泉自幼酷爱武术,他师从洪洞西门著名通背大师焦登榜,无论是功夫还是十八般兵器,不但样样精通,还颇有研究。1953年通过层层选拔,他成了山西体工队武术队的一名运动员。”王仁杰回忆说。程涌泉从省体工队退役后,来到了古镇万安,成了令人羡慕的供销社营业员。那个年代,下班后也没有啥娱乐活动,许多学生、村里的年轻人慕名来供销社想一睹其风采,最主要的还想跟他学几招。
见过世面的程涌泉对通背拳的传承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前来求教的人从不拒绝,向他学武术的有当地人、有附近村的人,也有外县的人,最远的是黄河边上的人。他传授的方法与其他拳师也有区别,因人施教,向他学拳的人与日俱增。每天下班后,万安供销社的院子、万安各生产队的场院都成了舞拳弄棒的场所,场面很壮观。”年近古稀的陈保子说。
程涌泉指导了一拨又一拨人,从没有听到他说累。他教的弟子参加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省、地、县组织的武术比赛,每次都能捧回奖状和奖牌。
“到了1980年末,师父对洪洞通背拳的传承除教弟子外,还对其起源有了兴趣,为此他先后独自一人到中岳嵩山少林寺拜访住持,三次都无功而返。”陈保子回忆说,这些都是程涌泉回到万安对弟子们说的。后来他与陈和平的父亲,第四次前往少林寺,住持听程涌泉讲述了洪洞通背拳的故事及拳经要略,又看了通背拳演练,便拿出三本“少林寺拳棍刀枪谱”(注:缺枪谱)指着拳谱的图势说,这里面不但有图,相同的文字也不少,洪洞通背拳108势包涵了少林拳谱的所有内容,拳谱的根在洪洞,你是洪洞人,这三本书就送给你了。程涌泉将得到的这三本“少林寺拳棍刀枪谱”视为珍宝,从不轻易示人,他的得意弟子也是在1990年才看到了这三本书。
“1995年农历八月十四,去河津高家湾看望师父,再三恳求下,师父才拿出了那三本书,开出的条件是只让看三五天。”程涌泉在侯马的弟子杜建平说,那三本书我只看了三天,背着师父托朋友复印了三套,那时复印行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
“师父对该套拳谱非常珍惜,复印本的黑印是原书装订孔,共有三个,装订的线是用棉纸做的。复印后,将原书给了师兄弟狐国荣转给了师父。复印的三套,王连章(音)一套、我一套、狐国荣一套。”杜建平指着复印本说。两年后师父由于疾病去世,享年67岁。但少林寺住持给师父的原版“少林寺拳棍刀枪谱”弟子们都没有找到,现在在什么地方也是个谜。
咸丰六年季春重鑴、秘本不易得、安康来鹿堂藏板、少林寺拳棍刀枪谱等字清晰可见。少林寺拳棍刀枪原序中说道,拳术虽是一般技艺,上可为王公侯爵服务,下可为自己防身……序尾写道“绍兴四年仲春上濣,少林主人谨识”。
查阅资料绍兴四年是公元1134年,属于南宋时期。按照陈保子师兄弟们讲述的故事“拳谱根在洪洞”,比有文字记载的“清乾隆年间(约1776——1780年)洪洞通背拳”要早几百年。这些史料有待进一步考证其真伪。
临汾新闻网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