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张林峰的艺术人生

2014-12-17 21:50: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让壶口唢呐走向全世界。”这句话激励着我,让我不断加强学习创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张林峰,1988年出生在吉县壶口镇下市的唢呐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唱戏的老艺人,他们将手艺代代相传,令当地的老百姓赞不绝口,经常受邀服务于婚丧嫁娶各类场合。一次偶然的机遇,张林峰喜欢上了唢呐,传承了父亲的“绝活儿”,成为了吉县的“变脸王子”。

张林峰告诉记者:2002年,我还是个初中生,每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玩。有一天放学回家,恰巧看到父亲给徒弟发了20元钱。正是那20元钱,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能有20元钱是多么开心的事啊,吹吹唢呐就可以赚钱,我便央求父亲教我吹唢呐。

最初我年纪小,特别看重钱,后来慢慢地喜欢上了唢呐。”张林峰说,选择吹唢呐,我一点儿也不后悔,虽然不是多么风光,但却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自2002年开始,张林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吹练唢呐,从不间断,而且越练越上瘾,没日没夜地苦练。每次演出,他都特别认真,后来还被录用为吉县文联特岗人员。

家境贫寒 从不弃梦

虽然跟着父亲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张林峰仍然觉得不够专业,于是前往运城稷山安福艺术学校学习。上学期间,他的唢呐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同时又自学了竹笛、笙、巴乌、葫芦丝等多种民族乐器,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学校保送他去山西省职业艺术学院继续深造学习,但因家境贫寒,他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大好的机会。去不了太原,他就来到临汾向“晋南唢呐王”李铁山学艺。“当时,李铁山老师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给了我特殊照顾。别人一节课学费是100元,我只需给50元,可这50元也是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因此,每次上课,我都特别认真,一有时间就去练习吹唢呐。”张林峰说,李老师对我恩重如山,他不仅教会了我许多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张林峰用唢呐吹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2007年开始,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五一七天乐”、山西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暨中央电视“激情广场”、上海世博会、北京农博会等各种活动演出。曾与乡宁人称“小阿宝”的左明科参加山西卫视“越唱越红”栏目获当期擂主,还获得了山西省迎奥运“大昌丰田杯”三等奖,山西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铜奖等奖项。

不安现状 涉足“变脸”

2011年,在吉县已小有名气的张林峰并没有安于现状,他把目光转移到国粹“变脸”上来。

“在电视上观看‘变脸’节目时,我会看得特别入神,觉得好神奇,于是便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但之前一直在学习有关唢呐的专业知识,此事被搁置了下来。”张林峰说。

涉足“变脸”这门艺术虽好,但没有一个精通“变脸”的老师指点,可以说是纸上谈兵。无从下手的张林峰每天在网上搜索关于“变脸”的视频,反复摸索,一个个视频,在他的操作下,一直播放、暂停、从头再来……这样的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终于他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随后,他又拜临汾蒲剧院的川剧变脸大师杨辉为师,圆了他的“变脸”梦。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想学好一门艺术必须有深厚的功底,变脸”艺术对踢腿、把杆等基本功要求较高,而且想要练好“变脸”一定要有个好身体,脸谱上只露两只眼睛,功底不好的人会感觉憋气,甚至窒息。张林峰学习归来后,每天早上都在吉县文化广场练身段、步法等基本功。同时由于“变脸”是国家认定的二级保密技艺,他只能每天等天黑以后在家里穿上演出服,偷偷练习“变脸”。日复一日,他能完成“变脸”的张数越来越多,渐渐地成为颇有功底的“变脸”人。

2012年年初,张林峰在吉县文联举办的新年茶话会上,首次表演了“变脸”。这几年,张林峰频频登上各种舞台,变脸”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成熟,邀请他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多。

多样发展 艺无止境

在不断提高自己“变脸”技艺的同时,张林峰准备多元化发展,学习一些新的艺术。“到现在为止,吉县好多人都不知道表演‘变脸’的人是谁,因为每次表演都只能看到两只眼睛,脸全被挡住了,学习了这些新潮的技艺,让我感受到了魔术带给人的快乐和神秘,想让人去探究、去挖掘。所以,我现在特别想学习魔术。”张林峰笑着说。

每次上台时,张林峰都自信满满,相信自己是最亮丽的一颗星,只要有梦想,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就一定会有耀眼的闪光点。

刚开始学习唢呐时,张林峰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自从走上了这条“文艺”路,他每天跟人交流沟通,性格也变得外向开朗了。他说:选择这条路,不仅满足了我的精神生活,而且对我的工作、家庭、人际关系都有极大的影响。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自身的表演能力越来越强,用心体会每一个细节,尽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吉县老百姓、展示给全世界。”

文/图记者梁丽 丁莹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