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愿做地税铺路石

2014-12-18 20:25: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霍州地税局有一位从事税务工作32年的老税务人,作为霍州地税事业发展的见证人,霍州地税破茧化蝶凤凰涅槃一般的发展让人记忆犹新。他叫张乐,今年55岁。他说,他愿做一块地税事业的铺路石,奉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地税事业新辉煌。

改革中难解的迷茫

张乐回忆,1994年霍州国税、地税分家,要地方没地方,要钱没钱,制度不完善,工作量很大,人员少素质偏低,面临的困难非常多,得知要分到地税局我感觉自己前途未卜,非常迷茫。”张乐老家在运城临猗。1982年,他从运城会计学校毕业分配到原霍县财政局参加工作,经历了1984年财政和税务分家,当时他被调入霍县税务局的感觉完全不像1994年这样担忧。

“办公地点都是临时借用或租用的,七八个人一个办公室,人员思想不稳定,许多人都带着情绪。”张乐坦言,我当时就是带着极不情愿的情绪过来的,感觉像被原来的老领导、老同事抛弃了一样。”

工作中可敬的同事

在这场机构改革的暴风雨中,张乐选择了面对现实。

分家之初,张乐和同事李光灿根据局领导安排,负责组建辛置地税所,面对新人员思想混乱,他们通过做思想工作,边整顿,边开展工作,用半个月时间组建好辛置地税所并确保正常运转。

辛置地税所组建好后,张乐一刻也没有闲着,他被调回局机关所得税股主持工作。这也是一副不轻的担子,但他清楚,当时全局上下都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

“建局之初困难重重,当时距离年底只有一百天时间,要完成当年的税收任务,困难很大。”张乐回忆,当时的局长叫吴二林,他与领导班子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基层股所长开展一对一谈心,鼓励大家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回忆起当时的人和事,张乐如数家珍,城关所的两位同志去涧河沟小煤窑收税,冰天雪地被困山上两天;城管所副所长赵洪生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疼得腰直不起来,走路不是左侧就是右偏,照样坚持工作,大家打趣地给他送了个外号“老木匠”;什林地税所所长李久平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身患疾病也无暇检查,过年后一检查,已经是骨癌晚期,半年后去世时年仅31岁……

讲台上流逝的青春

基层税务人员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普遍贫乏,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无法开展……1995年初,刚刚组建的霍州地税局决定自力更生,培养自己的业务骨干。当年正月,第一批从基层地税所选拔出的人员正式开始培训。当时,张乐作为培训老师,主讲财务会计知识和企业所得税知识。

“人们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时组织培训也是为了更快地提高基层地税人员素质,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张乐回忆,当时经费十分紧张,现在想想,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走过来确实非常不容易。”

当时,地税局没有会议室,租用了财政培训中心的大会议室当教室,把各个企业的账簿调回来,将三四个参加培训人员分成一组,进行集中汇算,汇算前系统讲,汇算中遇到问题随时讲,针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问题,采取共性问题集中讲,个别问题分别讲等方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练兵相结合,既提高了培训人员查账汇算的技能,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企业所得税汇算任务。在霍州地税局建立之初,各税种的专项培训年年有,一直持续到1998年。

“回想起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青春岁月,现在依然难以忘怀。”张乐介绍,这样的培训使一批年轻人在业务上崭露头角,为霍州地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困难中建起的大楼

“当时,我们面临着跟许多县地税局一样的困难,借来的办公场地,要么要有偿使用,要么催着搬离。”张乐介绍,省地税局下了文件,建办公大楼‘地方政府要一点,银行贷一点,自己筹一点,工程队垫一点’,在这种情况下,霍州地税局建办公大楼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省地税局精神,霍州地税局争取地方政府资金,积极申请银行贷款,同时,开展小税种专项整治,并将上一年度的欠税入库。剩余的资金缺口,全体税务人员每人集资5000元。通过积极筹措资金,霍州地税局办公楼顺利开工。

“因为建办公大楼,霍州地税局从领导到税务专管员都在过苦 日子。一年到头奖金少,无人埋怨;工作压力大,无人发牢骚;加班加点,无人提加班费;管户收税骑自己的摩托车,没人提燃油、修理费。”张乐说,在艰苦条件下,霍州地税人继承了无私奉献的良好传统。” 大楼开工的背后是霍州地税人的艰辛付出。虽然进入地税,张乐付出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但他谈起这些往事却非常平静,现在想来,我们这一代地税事业奉献了许多心血,也做出了许多牺牲,跟许多人一样,我们都是一块块铺路石,但我们的付出让地税事业挺起了脊梁。”

       做一块平凡的铺路石

“看着如今漂亮的地税大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一台台崭新的电脑,一个个年轻的地税人员,便捷的办事效率,人性化的办税服务,我知道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张乐说,感受着地税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地税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地税工作20年,有付出也有回报。20年中,张乐多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地区征管能手等。但是,在他的心里,他愿意做一块平凡的铺路石,为地税奉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