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绚丽的鲜花

2015-01-16 08:31: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搞文艺评论,有人说,那是抬轿夫,统统请上路,为之鸣锣开道,一路欢歌一路舞;还有人说,那是弄潮人,一心赶时髦,争分夺秒,涨潮时必打头阵,退潮时定当逃兵。而我认为,评论应把握好方向盘,评论应是真实的、诚恳的、实事求是的。景捷升先生是早已成名的诗人,先后出版有《农村短笛》《牵牛花》《生活的情歌》《新农村之歌》《火红的晚霞》《童年的星空》六部诗集,著述颇丰,无须“吹”与“捧”。

2014年8月22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时,著名诗人景捷升写下了组诗《中国特色道路的开辟者》,并荣获全国诗词大奖赛特等奖。2004年8月,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写下了组诗《百姓心中的丰碑》,一共三首:“端起饭碗想起你”、“摘掉帽子怀念你”、“走出国门感谢你”,发在《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上。组诗《中国特色道路的开辟者》也是三首“寻路”、“指路”、“赶路”。这前后两组诗堪称姊妹篇,像一束绚丽的鲜花,敬献给邓小平的诞辰。

这两组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如诗中“英明的决策,科学的论断,检验真理靠实践,”“要走中国自己的创新之路”“走出富民强国的自信,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等等,都是对邓小平理论形象、生动和真实的描述。

二是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同志艰苦奋斗的辉煌人生。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自由、幸福,洒尽了满腔热血。邓小平的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他出生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历尽磨难和艰辛。面对革命战争,枪林弹雨,他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他励精图治,百折不挠;他为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生“三起三落”,因为心中有坚定信念,敢于坚持真理,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每次被错误批判,他都豁达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寻路”一诗,就是邓小平人生道路坎坷,却仍然积极向上的缩影。“多少个不解,多少个疑惑,来来去去,上下求索;多少回踯躅,多少次怅惘,沉思凝望,自言独说”。“怎样驱贫富民,如何振兴强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救中国”。邓小平苦苦思索的身影跃然纸上。他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是忠实地继承了传统国风和新国风。传统国风和新国风就是民族化、大众化,关注时代,反映生活,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景捷升的两组诗,自然流畅、富有激情,是时代最强音。像黎明前金鸡报晓,天亮前电闪雷鸣,既有传统风格,又有现代气息。景捷升从邓小平落难江西时经常走的一条小路写起,从一条小路走成了金光大道、从一条荒凉小路走成了中国特色富强之路。二是新诗体、新探索。景捷升的诗不同于旧体诗词,也不同于散文化的现代新诗,更不同于晦涩难懂的先锋诗,而是有着中国特色新诗体的雏形。他的诗句段落大体整齐,读起来顺口,易记易诵。三是语言清新、朴实自然,十分注重将群众中的鲜活语言入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更是语言的精灵。景捷升长期生活在工作基层,他写农村用的是农民语言,他用农民的视野看待生活,以农民的眼睛评述社会。有网民言:“吃得饱穿得好,幸福生活谢邓老”。景捷升的诗则是“端起饭碗想起你,举起筷子口成碑”,“摘掉帽子怀念你,梦里常见你”,“走出国门感谢你,泥腿子坐上了老板椅”,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绿叶对阳光的思念。

“吟咏江山惊天地,歌啸民生泣鬼神”。景捷升的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像蓝天上的阳光,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是一组难得的好诗。      张超群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