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明:情系杏坛铸师魂

2015-01-22 08:26: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日前,我市曹东明等5人入选第三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们均为我省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具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省重点工程项目、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等条件之一。从本期起,本刊逐一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1994年,23岁的曹东明怀揣着“教书育人”的平凡理想,投身杏坛,品酌起执鞭起舞的优逸与从容。21年过去了,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曹东明将全部心血播撒在三尺讲坛之上。

初见曹东明,你会被这个中年男人举手投足间的儒雅气质深深吸引。长年的教育工作,淬炼出曹东明宠辱不惊的性格特征。谈起多年来他所取得的教学成绩,曹老师一脸的淡然:“党和人民赋予我太多的荣誉,其实,我的初衷很简单,只是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朴实的言语折射出曹东明坦荡的胸襟,更映衬着他身后一连串闪光的足迹——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临汾市名教师、第三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的背后,浸透了曹东明点点滴滴的汗水,也开启了他对于如歌岁月的深沉回忆。

不懈追求 勇于创新

“一个人的生命和肩负的使命结伴同行,这是我的终身追求。”正如曹东明所言,他的人生充满了使命意识,推动着曹东明一步步迈向卓越,一步步迈向成功。

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自参加工作以来,曹东明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前瞻性教育思想的教学能手,希望能用自己匠心独具的教育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发展。为此,他勤于学习、不懈追求,一门心思扑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研究上,闯出了一条符合契合当代教育方向并兼具自身特色之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道路。

2006年,曹东明代表临汾市参与了“山西省13150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曹东明积极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推广,在课堂实践中大胆使用声光电等现代教育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容量及课后效果。同时,他下大力气研究新课改下教学结构及模式变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培养优化探究能力为发展目标,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构建出崭新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如今,曹东明式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三中学子的交口赞誉。

义无反顾 勇挑重担

众所周知,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繁重琐碎却又责任重大。但曹东明却义无反顾勇挑重担——别人带2个班,他带4个班,别人兼一个班主任,他却身兼两个班的班主任。为人师表,重在言传身教。“喊破桑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曹东明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采访中,曹东明告诉记者:“既然热爱,才会选择,既然选择,就应该无怨无悔……”

在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曹东明始终没有忘记共同发展。送教到基层,也是曹东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曾连续多年赴吉县、汾西、浮山等地的乡镇中学为当地的教师和学生传经送宝。他还牺牲宝贵的假期,多次担任乡镇教师培训的主讲老师,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每一位同事。临汾三中年轻的物理教师们最喜欢听曹东明老师的公开课,好几个年轻教师几乎是跟班听、节节听。对于这一点,曹东明有着自己的认识,他特别喜欢让老师们听“原生态”的课,决不让大家听“化过妆”的课。曹东明告诉记者,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他有义务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希望能在和年轻教师群体加深研讨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应教情学情的优质课堂之路,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于每一堂课。

20余年来,曹东明还坚持笔耕不辍,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汇编成册,出版并公开发行了《新一本通高三物理总复习》《高考物理任我行》等10余本教学著作,有多篇案例式文章在专业报刊发表并获得嘉奖……

中流击水,情系杏坛。21载春华秋实,曹东明燃烧了自己火一样的青春,孜孜不倦地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谱写着事业的华章;21载寒来暑往,曹东明用时间丈量出生命的意义,更用奋进与执着、智慧与爱心诠释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奉献情怀。    记者 邱睿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