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黝黑的皮肤,中等个头,一身整洁的警察制服,略带沙哑的声音,说起话来还有些羞涩,他是临汾市第一小学门口的一道风景。他就是临汾市交警支队南城大队协警李红耀。
42岁的李红耀自从22岁部队复员后就成了一名交警协管员。最初的警种是一名城市巡逻员,因为所处市区,每天的工作就是骑上摩托车在街道上巡逻。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从巡逻岗上调到了鼓楼西大街临汾市第一小学门口,当起了一名学校门口的交通指挥员。这一干就是8个年头了。
鼓楼西大街,地处临汾市中心城区,这里有临汾市第一小学和临汾市第一中学,以及临汾市委、临汾军分区等单位,人员多、车流量大,交通压力大。李红耀这个班主要负责着鼓楼西同时还负责鼓楼东西路面确保畅通的巡逻任务。8年来,李红耀从未私自脱岗,他一直默默的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没办法走开,孩子们一放学,这车流这么大,就怕孩子们出个啥交通事故。况且现在家家几乎都一个孩子,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宝呀!”说这些话时,李红耀显得特别激动。“我是一个爱冲动的人,我见不得出交通事故,每一次的事故,都会让群众受到伤害。”正是这种害怕群众受到伤害的感受,让他在这个岗位上一站就是8年,一站就成了临汾市第一小学门口的一道风景。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记住了这个不太爱说话的交警,所以,这一站也为他带来了一个称号——“学生的保护神”。“我孙子在一小上了6年学,我就见了他6年,虽然孩子现在已经到初中了,但每次我路过一小,我依然能看到他坚守岗位执勤,让人感动呀!”一位60多岁的大爷说。
在工作的岗位上他一丝不苟,但提及家庭,李红耀的眼眶有些湿润。“我这么多年来,觉得最愧疚的就是我的爱人,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几乎没有假期。爱人一个人带孩子,还得工作。”李红耀的爱人没有正式职业,主要生活来源就是帮人打一些零工。去年时,因为岳父要过生日,全家说好了7点在饭店聚餐,但到8点多了李红耀依然没有出现。原来,小学门口因为两辆车发生剐蹭,互不相让,正在门口执勤的李红耀一直在给双方调解。李红耀的妻子说:“早说不让他干了,可他坚持要干。后来,我也不说了。我也理解他了,他爱这个,那就继续让他干下去吧!”
8年来,因为当巡逻警时落下的腿寒的毛病,李红耀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班。“骑车好,能锻炼身体”说着,李红耀做了个脚踢的动作,“看我这腿,多利索。”
8年来,李红耀失去了很多,有青春年华、有对家人的愧疚,但他也得到了很多,多次得到了省市公安、交警系统30余次的表彰,最高的一次荣誉是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给颁发的一等奖。谈到这些时,憨厚、羞涩的李红耀脸上露出了自信、阳光的笑容。 通讯员 齐水勇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