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浮山县看守所指导员梁博
“娃,你就这样撇下爸妈走了吗?”痛失爱子,古稀之年的父亲含着眼泪泣不成声……“娃,你怎么能忍心丢下妈妈,不管妈妈了。”打着点滴母亲几次在痛哭中晕厥过去……“梁博,你撇下我和孩子,让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呀?”妻子的呼唤,却再也不能唤醒沉睡在那里的人……“爸爸、爸爸你回家吧,我会好好听你的话、好好念书,你看看我呀!”上小学的女儿呼唤着爸爸,弟弟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4月10日上午8时许,在浮山县粮局小区院内,来自社会各界的数百位亲朋好友、同事以及曾被梁博教育感化过的刑满释放人员等1000余人在这里含泪送别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8岁的浮山县看守所指导员梁博。
4月6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正在带班的梁博积劳成疾突然病发,大面积脑出血,经浮山县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左右离开人世。
“梁博,我们一定要继承你的遗志,学习和发扬你爱岗敬业的精神,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数百位公安民警鞠躬敬礼……
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工作
“他很热情,刚来单位的时候才21岁,身高将近1米8,小伙子长得威武英俊。”说起梁博年轻时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同事老周无不惋惜。学校毕业后,梁博便成为了浮山县公安局户政科的一名普通民警。年轻的梁博并没有年轻人的浮躁,他对待工作认认真真,对待每名前来办事的群众都和颜悦色、热情接待,很快得到同事的认可和百姓的称赞。
“他很勤奋,而且有文化、有素质又肯 钻研,所以适应业务非常快。”梁博的老领导、原看守所所长任璋忆起梁博口中满是赞许。梁博是在浮山县看守所工作时间最长的干警。他于1997年被调入县看守所,成为一名监管民警。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形势,梁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各类法律知识和其他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很快适应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他很上进,不仅人品好,而且工作非常务实,身为指导员能团结班子、配合好工作,同时,他也把自己始终看成一个普通民警,深入监号,熟悉和了解每个在押人员的情况,可以说放在哪里他都会成为行家里手。”曾经分管看守所的副局长黄卫东提起梁博几次哽咽得说不出话。2001年,梁博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3年非典肆虐,梁博被局党委“钦点”,参加抗击非典战役。原本结婚日子定下来的梁博不得不将婚期延迟,全力以赴投身于抗击非典中,他一丝不苟地落实每一项措施,检查每一个环节,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被省公安厅和临汾市委分别授予“全省公安系统抗击非典斗争先进个人”、“防止非典工作模范党员”。2008年正是新建看守所竣工并投入使用时期,梁博与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共同研究新形势下的监管工作新方法,并按照上级要求实行了AB门制度、周界警报、电子监控等措施,并带动其他同志努力适应新时期公安监管工作的新要求。在押人员转运工作开始前后,他协助有关领导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完善处置预案,圆满完成了在押人员的转运任务。
由于工作繁忙,梁博没有了节假日,也无暇顾及家庭。老父亲几次劝他“换一个工作岗位”,但梁博总是笑着安慰父亲:“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要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我的工作,我更要对群众、对领导、对组织、对同事负起责任,不能调动工作……”看守所的监管工作繁琐枯燥,责任大压力重,但梁博一干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如一日,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他热爱工作,忙起工作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有几次他的家人生病打过来电话,他总是顾不上回去,只是在电话里安排一下。”负责看守所工作不到两年的副局长王评说。
“他很孝顺,虽然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但是他心里却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们。”唯一的儿子去世后,年逾花甲的双亲哭肿了双眼。在父母心目中,梁博工作总是很忙,但梁博更是个孝顺的儿子,虽然他不能时时守在身边。今年一开春,他便一再劝父母出去走走,在他的建议下,二老到外地旅游,出事前几天刚刚回来。4月6日早上,梁博一大早来到父亲家里,询问老人旅游的情况,并一再叮嘱父母“一定要注意好身体”,然而,他们谁也不会想到这句话竟成了永别遗言。
“他很慈祥,就是腾不出多余的时间来陪伴我。”11岁的女儿眼含热泪,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时时刻刻,“他总是很忙,好多次答应带我们出去玩儿,总是没时间,回到家里也是急急忙忙的,所里一来电话便走了。”梁博年仅16个月大的儿子依偎在妈妈李文慧的怀里,嘴里不停地叫着“爸爸爸爸”。
“他很爱我,虽然我也很理解、支持他的工作,但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态度也让我有过埋怨。”妻子李文惠说。长年累月繁忙监管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为梁博的家常便饭,用他的话说“节假日在押人员的 思想更容易产生波动,我们更应开导谈心,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任务便压在了妻子李文惠瘦弱的肩膀上。李文惠告诉记者:“儿子口疮好长时间,脸色发白,县医院的医生年前就建议到大医院检查一下,看孩子缺乏什么营养,可他总说忙过这段时间。”牺牲的当天上午9点多,梁博给妻子打电话说“身子不舒服”,妻子告诉他:“赶快回来,带上儿子一起去市里看看”,梁博却说:“等我把工作安排完了就回去。”“再后来,接到电话就是要我赶到县医院,当我看到梁博时,他躺在救护车上,已经失去意识,直到去世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李文惠悲痛欲绝,断断续续地回忆着丈夫的最后一刻。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在押人员
“他很真诚,对待每个朋友、每个同学都很好,谁有困难他都会出手相助,这份真诚与关爱甚至体现在对待每一个曾经的在押人员身上。”杨晋锋是梁博的发小,深厚的发小情谊让杨晋锋几度哽咽。
他告诉记者,一次朋友相聚时,他发现梁博带着一个刚刚出狱不久的徐某参加聚会。他深感不解,悄悄将梁博拉倒一旁,问道:“你怎么还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梁博微笑着回答:“只要能改正就好,他们不仅在里边需要关心,在社会上更需要我们帮助。”在后来的接触中,杨晋锋渐渐得知梁博不仅给徐某找了个当司机的活,还准备找人帮忙给徐某贷些款,帮助徐某干起养殖业。
50余岁的在押人员盖某入所后,由于双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疼痛不堪。梁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多次探望,问医送药,并专门安排其他人员帮忙打饭洗衣,吩咐灶上给盖某改善伙食,直到盖某转入监狱。
“他很细心,总是在最小的细节做着最能打动人的事情。”浮山县信访局的许军军谈起两年前的一件事感慨万分:一名53岁的工程兵多年前因病退伍,因档案交接时不慎丢失,多次找有关部门要求享受病退待遇,后对县上安排的工作也不满意,便多次越级上访,甚至两次进京上访,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被行政拘留10天。在拘留期间,梁博多次和他谈心,从法律方面、社会影响等等进行劝导,使其思想认识终于发生转变。出门时,梁博拿出50元钱,并送给他一双新鞋,叮嘱他“出去后好好生活。”在35岁的李文杰心中,梁博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哥,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遇到挫折和不开心的事,都会找梁博诉诉苦,而梁博总是一边教育一边开导。他告诉记者“谁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助。几年前,朋友小党结婚没房住,梁博二话没说,将自己空下来的一个老院子收拾收拾,让小党住了进去,一住好几年,一分钱房费不用出,一直到自己有了新房。”梁博去世后,多名他曾经帮助过的在押人员跪倒在梁博灵前,嚎啕大哭,其情其景令现场的每个人唏嘘不已。
像敬畏生命一样敬业
在梁博的学习笔记里,字里行间渗透着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爱岗是我们的责任,敬业是我们的本分,青春是我们的资本,奉献是我们的追求。爱岗敬业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以奉献之心干工作,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4月6日上午,梁博去世前刚刚安排好工作,计划再到不远处的拘留所安排工作。当天上午10时30分,32岁的杨佩松正在监控视频前值班,他突然发现“监控画面中,正准备走出B门的梁指导员突然痛苦地靠在门框上,一动不动”,他迅速叫上对门的驻所医生赵春宝,二人急忙上前查看,当时梁博已经没有了意识,不能说话,二人迅速搀扶梁博回到医疗室,测量血压,拨打120急救电话,很快县医院的救护车赶到,在县医院CT检查,脑部大面积出血,由于县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医生一边为梁博输上甘露醇液体,一边建议转院到临汾,于是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11点30分赶赴到临汾市人民医院。然而,由于病情严重,终于回天无力,12时许,梁博在亲友的呼唤声中阖然长逝。
“他的身体一向都很好,没有见他看过病,开过药,他对人随和,对每位在押人员都关心入微。”提起梁博,赵春宝不由赞叹道:“他去世的当天早上9点多还嘱咐我给几位生病的在押人员把药买上。”“他很认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同事杨佩松至今依然忘不了刚刚到看守所工作时,在一次整理一名在押人员的材料时,因少放了一份复印件,被梁博在检查中发现,并严厉指出:“这些材料一份都不能少,以后决不能再有一丝马虎。”从此,杨佩松对每项工作养成了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他很严谨,对于一些重点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原看守所副所长杨茂军对梁博严谨敬业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作风念念不忘。2001年10月,该县在押人员刘某因盗窃被关押,想起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看,悔恨不已,试图自杀,被梁博及时发现制止。梁博一边向所领导汇报共同研究办法,一边根据实际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又多次在值班室找刘某谈心,耐心疏导,终于了解到刘某的家庭情况。于是,他亲自到刘某家里,安排刘某的亲属邻居对刘某的老母亲进行照顾,使刘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2004年,四川籍张某因故意杀人被押,张某自知罪孽深重,一次趁人不备,欲撞铁门自杀,情绪十分不稳,梁博发现后及时制止,并制定出严格的防范措施,只要他值班便主动找张某谈心,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得知张某生活困难,便自己出钱为张某购置 生活用品。梁博用他炽热的心感化了张某,终于,张某不仅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还主动交代出其他同伙。
在外值班期间,梁博认真对待每名来访的在押人员亲属,树立了公安民警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副所长张新亮向记者讲述了两年前的一件往事,一次,在梁博值班期间,一名正在哺乳期间的妇女带着孩子,要会见自己的丈夫在押人员孙某,梁博在核实身份、并查看孙某的办案阶段后,发现孙某的案件正在侦查阶段,不符合会见的条件,于是拒绝了孙妻的会见请求。见不到丈夫的孙妻情绪激动,哭闹甚至下跪,梁博一边倒水安抚其情绪,一边耐心地为其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经过一番劝说,孙妻终于恢复了情绪。当梁博得知孙妻步行20余里地,来此看望丈夫时,他自掏腰包给了孙妻乘车回家的路费,并劝其在家安心等待丈夫回家。
“深挖犯罪”是监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梁博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深挖犯罪技巧:对新入所人员集中精力攻其不备,利用监控察言观色;针对其恐惧心理谈话教育;“人性化管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等,同时把解决在押人员的生活困难作为推进在押人员转化教育的侧重点,组织监所民警深入在押人员家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以此感化在押人员。2011年年初,一名南方籍的在押人员因寻衅滋事被羁押在看守所,梁博从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他,这名在押人员终于被感化,交代出8年前一起伤害致死案件主犯的居住地,凭着这一线索,公安人员将这一潜逃8年的罪犯抓捕归案。由于工作出色,2011年,梁博被山西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深挖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市县两级“先进个人”、“阳光警察”。2013年7月,浮山县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由梁博担任看守所指导员。
在梁博的办公室里,墙上“亲亲宝贝”女儿的照片赫然醒目,看得人心酸。38岁的梁博,用热情、敬业、孝顺、严谨走过了他的一生;38岁的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之歌。赵京红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