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古稀老人与她的手工布鞋

2015-05-25 21:56: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一首《中国娃》曾经唱红了大江南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工布鞋却被人冷落,还被冠以“老土”、“俗气”的名声。如今,随着人们返璞归真、低碳生活理念的增强,对于手工布鞋的热爱又卷土重来,甚至一些小孩儿也成为手工布鞋的忠实粉丝。

王全蓝正在缝制手工布鞋

    5月23日,记者在体育南街见到了一位卖手工布鞋的老人,只见她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一手握着鞋垫,一手捏着针线,经过来回缝制,美丽的图案初见雏形。她的小推车上摆放着各种手工制品,有经典的黑色布鞋,艳丽可爱的宝宝鞋,还有图案各异的精美鞋垫。为了防止落灰,老人还细心地在每双鞋子上罩了透明壳。经询问,她就是手工鞋制作“达人”——今年已是75岁的王全蓝老人。

    “这个鞋怎么卖,有没有我家孩子穿的?”、是手工做的吗?”路过的市民不时询问,王全蓝耐心地一一解答。她说:“这小鞋子是我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穿在脚上特别舒服。不像现在有的布鞋,底子用的是纸壳子,穿着硬邦邦的感觉,洗一水就不能穿了。现在商场里的鞋子,质量稍好点儿的,价格都在百元以上,穿在脚上还不一定舒服。像这小布鞋,都是我自己做的,每双也就15元,轻巧合脚又耐穿,最适合小孩子穿了。”王全蓝一边说一边从罩着透明塑料壳的盒子里拿出一双小花布鞋,向路人展示着。

    采访中得知,王全蓝的孩子们都已各自成家,本可以安享晚年,但是她不愿在家闲着,有空就做鞋子赚些小钱。每当看着小孩子穿上她缝制的鞋后,心里就感觉很欣慰,由于王全蓝做的布鞋精美耐穿,价格也不高,有许多顾客专门找她定做。“我从18岁就会做布鞋了,年轻时没时间做,现在老了算是没事找个乐子,看到别人喜欢穿,我打心眼里高兴,年纪大了也不求赚多少钱,只要有个事情做就满足了。”王全蓝说,这四五年来,她每天坚持做手工布鞋,只要不刮风下雨,准时在每天14时许出摊,直到18时左右收摊回家。

    “制作布鞋最重要的工序是纳鞋底,一般都是‘千层底’。纳底前需要先把一层一层的布刷上浆糊抹成布片。这布片要硬实、坚挺,晾干后裁剪成鞋码的大小,便可以穿针引线纳底了。这用针也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力气大就能穿过去,而是借用巧劲一针一线整齐排列。”王全蓝说,做一双布鞋繁琐又费时,现在的年轻人连基本的针线活都不会做,更别说做布鞋了。这些手工活儿过去称为女红,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多年以后,人们穿的布鞋估计都是现代化机械所制作,那些手工缝制的布鞋因无人能做、会做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说到这里,老人的语气中略带些许遗憾,她希望这手艺能得以延续,不要被人们遗忘。(梁丽 丁莹)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