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我们为人子女应当饮水思源,各尽孝道,怀着感恩的心,自觉赡养父母,做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把珍藏在心中对他们的爱,化作一个个具体实际的行动,用孝心换来父母幸福生活和健康长寿。
翟玲梅给婆婆整理衣服
照料生病公婆毫无怨言
翟玲梅今年51岁,家住临汾市幼儿园家属院,嫁到这个家二十多年来,她默默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1995年公公突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先把公公扶起来练习走路,因为公公病情很严重,刚开始走不成路,我扶着他喊左,他想一想便迈左腿,喊右他迈右腿,就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移动,每天还要给公公喂水喂饭,倒屎接尿,洗洗涮涮,就这样精心照顾公公3年多,但最后还是因病情加重去世了。”翟玲梅说,丈夫是个老实人,平时不管事,婆婆也年迈多病,孩子还在上小学,家里的重担就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2008年,婆婆突然患上了脑梗塞导致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7年多了,婆婆不能动,整天躺在床上,往轮椅上坐都得我们抱,每次给她垫尿盆都要一只手抱住两条腿往起抬,另一只手放尿盆,经常抱的时间长了,我的胳膊会弄错位,好长时间疼得都抬不起来,但疼也得继续干,每天坚持喂水喂饭、擦洗身体。”翟玲梅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4年多了,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捏胳膊、捏腿、剪脚指甲,精心伺候,从无怨言。
2012年的一天丈夫得了肝硬化,先后两次动手术住院,当时,我不但要伺候婆婆,还要照顾好丈夫,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工作干好,有时也觉得很累,但我时常想,干工作、干家务活是一种快乐和乐趣,只要这样一想就不觉得累了。
在幼儿园里翟玲梅跟小朋友们做游戏
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翟玲梅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曾多次被评为园级模范优秀教师。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她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感人肺腑的表白,只是埋头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我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翟玲梅说,孩子认为她是最好的老师,她也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子女。
“孩子从小到大,我没有过多地唠叨,也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我的影响下,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翟玲梅说,记得有一次婆婆生病了,女儿郭晓婧每天早上在体校训练完后,给婆婆带喜欢吃的早饭回来,儿子则经常背婆婆下楼,再将轮椅搬到楼下,让婆婆和邻居们坐一块儿聊天,自己再去操场上玩,等翟玲梅下班后再扶婆婆回家,邻居们都夸赞老太太不知是从哪儿修来的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好儿媳妇,孙子们也这么懂事体贴,但87岁的婆婆景春总是笑着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她工作、家庭两不误,成天都精神饱满,真是太佩服她了。”翟玲梅的同事说,幼儿园有一名学生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在北城上班比较远,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但这位学生的妈妈却七点左右才能接走孩子,翟玲梅就陪着孩子玩耍做游戏,再累也不烦躁耐心等待家长顺利接走最后一名学生。
从事幼教工作三十年了,翟玲梅从不迟到早退,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从不因家庭之事影响工作,处处以工作为重,无怨无悔耕耘在这块园地里。
翟玲梅给婆婆修剪头发
始终用心行孝树立榜样
为了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翟玲梅很少回娘家,她母亲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我时常想,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没有在妈妈跟前孝敬过一天,这是我一生中最对不起、最愧疚的人。”翟玲梅说,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二十几年的媳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得和睦,邻里关系相处得也很融洽,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对待邻里以热心,赢得了亲戚、朋友、长辈们的一致好评,都夸她是一位“标兵媳妇”。
翟玲梅七年来对婆婆精心照顾,现在老人一天天好转,“我婆婆现在虽然生活还是无法自理,但她已经能自己用右手拿着东西吃饭了,年纪这么大只要能吃饭身体好我就满足了,再苦再累我也愿意一直照顾她。”翟玲梅说,赡养老人是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把老人推向社会或国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腔的真爱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时刻为孩子树立榜样。
翟玲梅认为,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每个人都应该置身其中,推动道德力量发展,弘扬敬老孝老文化,树立关心老人的良好风尚,共同把敬老孝老美德发扬光大。(梁丽)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