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中见精神
——记霍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员张红星
临汾新闻网讯 他勤思敏学,练就了非凡本领,能从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中识破真相;他淳朴憨厚,工作不拈轻怕重,任务接手皆全力以赴。他就是霍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技术员张红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领导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连续数年被评为霍州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最佳优秀民警。
2008年,张红星从警校毕业后,分配至霍州市公安局,自担任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技术员后,他深知这一岗位职责的重要性,除必要的单位值班执勤、集中学习外,都能坚守岗位,坚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对各种线索进行细致的分析、甄别,还原案发经过。
“刑事技术工作始终是贯穿于整个侦查破案过程中的中流砥柱,它所起的为侦查提供方向、为诉讼提供证据的支撑作用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可替代的。”张红星说,侦查技术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和实践经验。因而,不断的学习充电,深刻的钻研成为他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早日练就“真本领”,张红星利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实践中不耻下问,向老同志请教;针对与时俱进的犯罪手段,他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刑侦业务培训。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他从基础开始,细心观察,仔细询问。在每一次现场勘查中,他从认识现场到分析思考再到处理现场,都会做到耐心、细心、用心地提取物证,绝不放过任何一丝犯罪分子可能遗留痕迹的地方。
张红星爱学习是出了名了。他不肯漏掉每一次现场勘查的机会,每一回都会主动跟着“老师傅”们去。有时候接到群众家诸如煤气罐被偷之类的小案子,老师傅们都说这样的现场没什么学的,不用跟着来了。张红星总会满脸憨笑:“没事,我给你提包也行。”他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把现场勘查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带回中队给大家一起研究。张红星的勤奋好学得到了同事们的好感,大家也就很乐意向他传授“真经”。很快,他就成为队里侦破技术的骨干力量,开始独立勘查现场。到现在,他直接进行现场勘查的案件就有300余起,为案件成功侦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张红星甘于奉献,服务从未缺位。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赶赴现场,做好现场勘查工作。
2014年农历正月初一,师庄乡某文化活动中心内发生音响设备和电脑被盗窃案件,张红星接到侦查员的电话后,立即携带相关勘察器材20分钟内赶赴案发现场,开展现场勘验工作,协同侦查员现场访问,摸排线索。经过侦查,嫌疑人目标锁定,很快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还有一次,霍州市某公司厂区内发生一起疑似生产安全事故,一人死亡案件。张红星配合上级公安机关有关专家,在案发现场坚守岗位,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固定所有现场痕迹、物证,携带现场勘察中提取的相关物证,连夜驱车送往临汾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进行分析鉴定,第一时间将鉴定结论汇报相关人员,为案件进一步缩小排查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持,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侦破案件。
在多数人看来,“技术员的工作单调、细致、繁琐,既没有侦查员抓捕嫌疑人时畅快淋漓的兴奋,也没有派出所民警跟老百姓交流时警民鱼水的温情。”但张红星却认为自己所在岗位的神圣,他没有因为工作的枯燥繁琐而感到厌烦,也没有因为工作性质的低调而减少激情。他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重复着平凡的工作,他每天出警回来把当天的警情悉数登记,把犯罪现场汇编成册给侦查提供参考;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及时入库保存并且串并案件;把现场的指纹录入指纹系统进行比对……从不马虎,从不偷懒。他有这样一个人生信条:沙子融入河蚌之体,经过无数次的磨砺,终会化为珍珠。(张军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