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布艺制作 席兰爱潜心圆梦
席兰爱正在缝制布艺品。
临汾新闻网讯 6月8日上午,在蒲县文化宫展览馆的一对“鸳鸯布艺”展柜前,许多人驻足观赏。“听说是纯手工的,你看这针角多细致,活灵活现。”在场的一位观众边赞叹,边用手机与这些手工布艺合影留念。经记者打听,这些手工作品均出自一位古稀老人之手,因为手工精湛,经常有市民前往她家购买。于是,在一位热心市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这些作品的主人——席兰爱。
“芝麻、西瓜”都丢了 兴趣爱好不能丢
“我今年70岁,是蒲县黑龙关镇化乐村人,在机械厂家属区居住了很多年。”得知记者的来访意图,席兰爱开门见山地介绍起来,我从小就喜欢手工布艺,可那时候家里穷,根本没有财力、精力去实现这个梦想,直到十几年前,孩子们都相继成家立业了,我才又重新拾起了这个活儿。”“还记得我十一二岁时,有一次和弟弟抱着家里的一头小猪去集市上换盐,在路上捡到一张印有图案的纸片,拿在手里喜欢的不得了,结果一不留神,纸片被风给刮跑了。当时,我使劲地哭着、找着,由于太心急,在找纸片的途中把小猪给弄丢了。纸片也飞了,小猪也丢了,回到家里,家里人都说我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席兰爱说,尽管后来父亲把她积攒的小图片都没收了,但依旧阻挡不住她收集图片、照猫画虎”的热情。只要一有机会见到漂亮的图案,席兰爱都会在手心里或地上画上几遍,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顾客青睐手工活 香包创大收益
24岁那年,席兰爱结婚了,这对于她来说可谓是人生的转折点。受丈夫的影响,每天晚上,她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她说:“从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当然,对于各式优美图片的收集,更成为我生活中的重点。”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席兰爱也曾感叹生活的艰辛、苦涩,但是只要让她拿上针线做会儿手工活,什么烦心事便都烟消云散了。
后来,真正让席兰爱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创作、长时间制作布艺是在1998年。她说:每年农历的三月廿八,我们这里有东岳庙会,人们除了烧香拜佛之外,还会佩戴一些具有吉祥、避邪的小手工艺品。于是,我就试着做了几个香包,走街串巷去卖,没想到还挺受欢迎。”从那时起,除了上山采集香草外,一有时间席兰爱就会制作香包,为了让自己制作的手工布艺饰品更畅销,她还不断加以创新,增加了小动物、十二属相套系、布艺枕头等新品。
“痴狂”追梦不停歇 力求精致细思量
受席兰爱的影响,在东岳庙会中,有不少人争相效仿她的手工布艺品。也有人劝她,不要总是一人费劲,可以在外地进点儿货,可是,我总感觉挣人家的钱,就要货真价实,尤其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更要这样!”席兰爱说,为了精益求精,她甚至达到了“痴狂”状态。老伴席记有告诉记者:她性子急,每次睡到半夜就突然起床,说是想到了一个好构图。
有一次,她为了赶制一批别人订制的布艺饰品,通宵熬夜几个晚上,最终导致上火严重,一边吃药一边还放不下手中的针线。”“说实话,我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什么都能放下,就是放不下手中的活儿……”说着,席兰爱又拿出了针线,开始了新的作品创作。她一边制作,一边讲解说:你看,先是将两片内衬用糨糊粘在一起,让布料硬实起来。画上要制作的图案,将布样剪下来,再在上面粘上一层彩色布,然后在彩色布上缝制装饰的小亮片,最后将两片对称的布进行缝合,里面塞上棉花和香草,这个小猴就做好了。”(亢亚莉)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