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小芳近日离婚了,孩子判给了父亲抚养。有一天,孩子的班主任给小芳打电话说,自从父母离婚后,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常举动。小芳去学校探望孩子,也发现孩子神思恍惚。为此,小芳陷入了苦闷,担心自己的离婚把孩子害了。怎样为离异家庭孩子做心理疏导。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临汾市心理咨询中心,请婚姻心理咨询师段惠萍为大家答疑解惑。
记者: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是什么?
段惠萍: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自卑,这些孩子因家庭原因往往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矮人三分”,尤其是别的同学谈论起父母时,单亲家庭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二是敏感,因为自卑所以敏感,他们经常会因为别的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受伤,从而导致和其他同学的冲突。三是孤僻,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情感十分脆弱,需要倾诉却没有对象,又不愿和同学讲自己的秘密,总是把一些心事放在心底,从上课可以看出,这群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发呆,课后往往不能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
记者: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段惠萍:原因是两方面的缺乏造成的:缺乏安全感。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犹如温暖的、遮风挡雨的“大厦”倒塌,他们因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在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焦虑,因而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让同学觉得难以接近;缺乏健全的爱。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无论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父亲严厉的管教,孩子所得到的爱是健全的。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尽管他跟随的一方可能会想方设法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但因为缺少另一方的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还有一点就是在父母离婚之前,父母双方往往在孩子面前相互攻击,导致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下降,甚至是对父母的仇恨,这也是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较普通家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段惠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离异的父母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于是对孩子过于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二是有些离异父母干脆把孩子甩给长辈,自己很少过问,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由于年纪大,对孩子溺爱多于教育,教育根本就是力不从心,更谈不上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记者:怎样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段惠萍:多年来,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对这些孩子应给予多一些的关心。家长平时多找孩子谈谈心,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耐心地教育,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一些事愿意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学习上或班级活动上,一旦有进步、有成绩,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这一点,对激发孩子的荣誉感有很大作用。
2.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年龄尚小,父母要正确引导他们看待父母离婚这件事,不要在孩子面前把离婚的责任推给另一方。家长有责任让孩子明白:父母分开是他们大人之间的事,谁对谁错,等你长大了会懂的。虽然父母不幸离婚了,但他们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这一血缘关系是永远不可分割的,现在,你爸爸、妈妈仍然关心你、爱你,你不应该去恨他们,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所以,你应该心怀感恩,体谅做父母的一片心意。
3.离婚之后的父母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但双方由于离婚了对彼此心怀不满,一旦对孩子的教育意见不统一就会发生矛盾甚至是冲突,这时候,可以找孩子的班主任做“桥梁”,让父母双方为了孩子相互理解宽容。
通过以上“关心、引导、桥梁”三个方面来疏导单亲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渐渐会烟消云散的,慢慢地,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刘晚)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