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绘阳光人生
——记“市级名校长”吉县祖师庙小学校长杨变花
临汾新闻网讯 “拥有阳光心态,便有阳光人生”这是吉县祖师庙小学校长杨变花在她博客上的留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一步步践行的。自担任祖师庙小学校长以来,杨变花提出“实施阳光教育,引领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实施阳光教育,进行阳光管理,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让阳光真真正正洒满每个人的心田,照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提出阳光教育理念
祖师庙小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的生源构成95%是农民的孩子,这个群体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占的比例相当大,他们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相对较差,孩子们缺少温暖,缺少关爱,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礼仪都有所缺乏,加上教师课改理念还没有走到前沿,在课堂上缺少生命激情的注入,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家校沟通困难,孩子出现心理上、生理上的不良状况。
针对学校的教育现状,杨变花觉得教育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和谐、光明、多彩和生机,给孩子们阳光一样的关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包容。于是她带领祖师庙小学一班人果断地提出阳光教育的理念:“实施阳光教育,引领幸福人生”,阳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师生形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造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实施“阳光策略”,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灵魂的升华和品位的提升。
构建阳光德育
杨变花特别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细化德育养成细则,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落到实处。首先,开展阳光班级创建活动。全校班班有班风、有班训和班规,班班布置有主题,班班布置有特色,班班布置有创意。第二,加强阳光少先队的建设,成立了阳光少先队广播站,每天早上7点半阳光少先队广播站准时开播。要求学生周周有主题,自己组稿,班班参与,阳光广播已成为锻炼学生、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第三,弘扬传统文化,做中华美德少年。要求全校学生进行早上课前十分钟的“诵读国学经典,阳光浸润校园”阳光诵读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杨变花深深知道,要遵循“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提高”的原则,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要求学生能歌会舞、能读会写、能踢会跳、能步会操、能做会创、能思会想。通过学校组织班会、演讲赛、征文比赛、书法绘画比赛、运动会、庆元旦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目的。
打造阳光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解决的新途径、新方法,杨变花带领全体教师在钻研教学教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深入课堂,亲自实践、具体指导,推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互助学习模式,她带着骨干教师先研磨每一堂课,研磨每一个环节,还多次召开教研沙龙,让大家畅所欲言,真诚交流,直到摸透了、认准了,才在学校旗帜鲜明地倡导和推进。
阳光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分五环节进行:自主学习,导练引领;小组合作,互助共赢;展示反馈,点拨提升;实践探究,检测评;拓展延伸,深化内涵。全校上下掀起了人人想课改、人人做课改、人人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潮中,课改校本教材《向阳花开》《阳光课改》凝聚了全校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也成就了一批课改名师。近几年,学校名师队伍不断扩大,65名教职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有近一半获得了省、市、县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称号。
一个校长是阳光的,她的学校就是阳光的;一个学校是阳光的,她的教师就是阳光的;一个教师是阳光的,她的学生就是阳光的。杨变花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杰出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