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史如阳,隰县陡坡乡黑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但在隰县可是小有名气,老百姓中认识他的人很多,不是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因为他多年经商创业诚实守信,而被人们熟悉,更是他当村干部后为民谋利、又说到做到而受到了群众的拥护。
诚信为本 经商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史如阳在黄土镇开了个杂货商店。在10余年的经营过程中,史如阳把顾客当亲人,经常为十里八乡的老乡赊销商品,从不哄抬价格,还主动送货上门,这样和顾客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就这样他凭着诚实待客、热心服务、依法经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被当地评为信得过的个体户,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对诚信的坚守,让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可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10月,史如阳购买了一辆隰县——克城——临汾的往返班车,他既当老板又当乘务员。可由于车况和路况等问题,经营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赔光了多年来的积蓄,再加上家里又出了一场大车祸,他弟兄三个他是老二,老大和老三开着一辆三轮车做生意时,不小心掉进了沟里,当时弟兄俩住进了医院,全部昏迷不醒,父母又年迈体弱,全家人都乱套了,他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向所有家人承诺“天塌下来有我顶着”。随后,他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4个家庭的重担。
2001年的12月9日,史如阳购买了第二部同样线路的客车,此后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出车,整整5年,他没有睡过通夜觉,白天不能按时吃饭,但辛苦终于换来了收获,在不到5年的时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2011年5月,史如阳又换了一辆新大巴,在客运行业做得更红火了。他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都是奔着他的诚信守信和周到的服务去的。客人的一点小事,在他的心目中就是大事。比如过端午节捎粽子,最多一次72家,他一家都不会差地交到对方手里,有人问他差了怕啥都是吃的,史如阳说:“那不是粽子,那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意,那是我的职责。”他就是这样认真负责,可以说只要坐过他车的人,一回熟、两回就成了亲戚,尤其是在市区上学的孩子见到他就好像见到了父母的感觉,大人们把孩子放到他的车上十分放心。史如阳的诚信换来了大家的诚信。
一诺千金 服务群众
近年来,史如阳凭着自己的艰苦创业、诚信经营,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对于自己的家乡却回报不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成了他的另一个承诺。一次偶然回家探亲让他更坚定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信心。2014年的11月他以高票当选为黑桑村村委会主任。黑桑村有4个自然村,在选举前他跑遍了每个自然村了解情况,对群众关心的事,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都记在心上,在大会上,他庄严地向老百姓承诺:3年内一定要把贺家庄村巷道硬化、班家庄村土地开发、北沟河村民住房安全、人畜饮水、黑桑村土地灌溉等问题彻底解决。
于是,史如阳又开始忙乎上村里的事。黑桑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村民思想落后,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为了改变现状,他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召开村民大会,做村民思想工作,寻找致富的门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和支部商议,通过大会决定,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015年春节刚过,为了北沟河地质灾害隐患户的改造,他就来到了县国土资源局,请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亲临现场,调研、测绘,他和北沟河的老百姓开会到深夜的一两点是见怪不怪了,最少不下50次穿越在北沟河的路上,到10月11日,北沟河小组地质灾害隐患户移民搬迁的工程终于开工了,他的第一个承诺兑现了。
2015年的7月,回古线黑桑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了黑桑村人畜饮水和灌溉水管的多处损坏,导致全村断水。本来就瘫痪的灌溉水还未解决,人畜用水又断了,群众反应特别强烈。史如阳第一时间赶到工地查看情况后,向老百姓保证10日内正常通水,之后马不停蹄地找交通局、水利局联系协调解决问题,再加上下乡单位国土资源局的帮助,很快黑桑村的人畜饮水,灌溉用水问题全部解决了。可他自己谷子地里的草和庄稼一般高,种上再没有去看过一眼,还为村里垫资了,4万元。就这样他的第二个承诺又兑现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还多方筹资,改建了村党员活动室,修起了村文化广场和舞台。目前班家庄回收土地现已有了眉目,土地开发的项目也准备实施,贺家庄的巷道硬化正在规划中。
史如阳是非常讲诚信的人,当村干部后,每次乡政府安排的工作,他总是能积极认真地完成,每当村里谁家有事,他都主动帮忙,始终能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有人问他不专心干自己的事图了什么?他说:“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老百姓的一票有多重,我的责任有多大,我绝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因为我不仅是黑桑村的村委会主任,我更是黑桑村的人,我应该为大家服务。”(张瑞强)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