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4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春天,当她抱起那个弃婴时,她已年满五十,且儿女众多,家境贫寒;
24年后的这个冬天,当她白发苍苍,卧病在床时,当年那个弃婴,已长成浓眉大眼的帅小伙,他端茶递水,精心侍候,不是亲生,宛若亲生;
24年了,他们虽无血缘关系,但她亲他如子,他敬她如母,这份特殊的母子情,感动着尧乡大地每一颗善良的心。
乔李鹏精心照顾养母高凤兰。
意料之外捡弃婴
2015年冬天,对74岁的高凤兰来说,是从医院开始的。严重的哮喘折磨得她嘴唇发紫,浑身浮肿,整夜睡不着觉,只有不间断地吸氧才能让病痛稍稍缓解一些。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她那些孝顺的儿女们,围在她身边虚寒问暖,求医问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小儿子乔李鹏,24岁的大小伙子了,每天一收工就直奔医院,轻手轻脚地给她擦脸洗脚、喂水喂饭……那细心劲儿跟闺女似的,别提有多周到了。
看着孝顺体贴的小儿子在自己身边忙前忙后,高凤兰的思绪忍不住回到24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日子……
1991年4月21日,小雨淅沥。50岁的高凤兰借着老伴上城里结工钱的机会,相跟着来到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她的偏头痛。刚到医院门口,她就看到有几个人围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一时好奇,她也上前看了一眼,只见花坛的水泥台上放着一个用蓝花小被裹着的婴儿,发出微弱的哭泣声……原来是个弃婴!唉,当爸妈的真狠心!高凤兰心里嘀咕了一句,转身进了医院。等她看完病再出来时,已经是三个多小时以后了。她忍不住又向花坛走去,可是上前一看,婴儿居然还在!细雨蒙蒙中,婴儿像只瘦弱的小猫一样嘤嘤哭泣着,身上裹着的小花被都被雨淋湿了……
“好可怜的孩子!”高凤兰长叹一声,忍不住弯腰把孩子抱在了怀里。许是感觉到了高凤兰的体温,婴儿忽然停止了哭泣,小脑袋一拱一拱的,像在找奶吃。
“这娃有病,背上长了个疙瘩,在这儿都扔了三天了,昨天有个老头拣回去,今天又扔回来了!”旁边有知情人热心地提醒高凤兰。
高凤兰闻声掀开婴儿的衣服一瞧,果然,婴儿背后长了个大如核桃的包。她犹豫了,想把孩子再放下,但转念一想,这孩子扔这儿风吹雨淋没人管,肯定活不成了,真是作孽呀!于是,她一咬牙,把孩子抱回了家。
“好歹是条命,我先抱回家让孩子吃点儿东西,看有谁要,就送给谁!”她对自己说。
含心茹苦育养子
高凤兰拣回个病孩子,在家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高凤兰的家在尧都区金殿镇龙祠一个叫高家庄的小山村里。她与前夫共育有六个儿女,前夫早逝,她自己又体弱多病,他们家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户,最困难的时候,她还带着孩子出去讨吃要饭才勉强没有饿死。而拣回孩子那年,高凤兰已经50岁了,上有七旬的婆婆要奉养,下面还有一儿一女未婚配,而且两个大儿子都已结婚生子,二儿子的小女儿刚出生三个月。对于儿媳抱回病孩子,当家的婆婆首先表示强烈的不满。
“你个憨憨,你自己没儿还是没女呀,拣这么个累赘干嘛?从哪儿拣的再给我扔回哪儿去!”老太太站在院子里大声斥责,拐棍戳地咚咚响。
对于母亲的举动,孩子们也很不理解,尤其是刚生了孩子的儿媳更是满腹怨气,好长时间看见高凤兰都没个好脸色。
婆婆的斥责,儿媳的冷眼,让高凤兰心如刀绞。她后嫁的老伴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平时靠打零工挣钱为生,当时一个月也就挣一百来块钱。现在,又凭空添了一张嗷嗷待哺的嘴,日子更是过得窘迫,也难怪老人和孩子们不理解。可是,这拣回来的孩子再扔回去,她又实在不忍心。她毕竟也是一个母亲呀! 就这样,八块钱买一包奶粉,再买两块钱白糖,50岁的高凤兰开始节衣缩食喂养这个拣来的苦孩子。孩子哭了,她哄,孩子尿了,她收拾。因为生气,婆婆和儿媳都不愿意帮她,她只能拖着病弱的身体一个人照顾孩子。晚上孩子哭,而她又实在累得起不了床,只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轻轻地摇着哄着,就这样,在高凤兰温暖的怀抱里,孩子一天天长大。
拣孩子回家,本来是想着先救他一命,等以后有谁想养,就送给人家,但渐渐地,高凤兰的想法却变了,看着怀中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就是有人想要,她也舍不得了!
高凤兰给这个可怜的孩子起名叫乔李鹏,她说,自己没上过学,没多少见识。但她知道国家领导人里有个叫这名字的,她希望自己的这个小儿子,长大后也能像人家一样有出息。
有一次,她带着孩子去挑水,刚走到半路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怕淋着孩子,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扔下水桶,背起孩子就往家跑……当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孩子身体弱,不能让他再受一点苦;还有一次,孩子上学了,因为背上有先天性的大包,在学校被不懂事的小孩子欺负,哭着回家。一向性子绵软的她,气呼呼地找到学校老师,又找到联校领导……孩子受委屈,痛的是她当娘的心。
孩子八九岁时,为了给孩子挣钱交学费,年近六旬的她带着孩子去山里挖矿,结果,窑塌了,把她埋了进去。千钧一发之际,是小小的孩子哭喊着叫来人,又跪在地上拼了命似的用手使劲扒,愣是将她救了出来……她欣慰,苦孩子终于长大了。
高凤兰六十周岁那年,儿女张罗着给她大摆宴席贺寿,等嫡亲的六个儿女携儿带女给她叩头祝寿后,欢声笑语中,没人提醒,没人招呼,年仅十岁的乔李鹏主动上前,扑通一声跪下,清清脆脆地喊了一声:“祝妈妈生日快乐!”那一刻,高凤兰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忍不住热泪盈眶。
倾心尽力谢娘恩
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情。
在相濡以沫的岁月中,乔家兄妹渐渐消除心中芥蒂,理解了母亲当年的选择,他们视乔李鹏如手足,关心他、呵护他。现在,乔李鹏已24岁了,幼年时长在背上的那个包早已在乔家兄妹的慷慨资助下,上医院做手术割除了,除了一层浅浅的疤痕,什么后遗症也没留下。初中毕业后,他学了厨师,常年在外打工,每月也有四五千元的收入。2014年,高凤兰生病住院,乔李鹏闻讯心急如焚,他毅然辞职回家,不但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母亲付医药费,而且还执意将兄姐都“赶”回家,自己衣不解带侍奉在床前,洗脸洗脚,捶背捏肩,任劳任怨。
如今,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乔李鹏在艺馨花园小区门口设了个早点摊,专门卖稍子面,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摆摊卖面,下午三点左右收摊。晚上,他还要在姐姐乔翠丽的夜市摊上帮忙炒菜。除此之外,他还见缝插针去驾校报名考了驾照。
他说:“我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是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规划的。等条件成熟了,我想开一家大饭店,听我妈的话娶个孝顺媳妇,我要让我妈妈享清福,陪她终老!妈妈对我有救命之恩、养育之恩,恩情深似海,做这些,只是我对她最微薄的回报!”(董亚琴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