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31岁的张宁是浮山县人。两个多月前,他创作了涵盖56个民族56个人物的剪纸作品《中华魂》,并在前不久的首届“中国巧手”澳门行中,通过澳门泽爱慈善会捐赠给崔霍慧芬女士。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剪纸作品?11月21日,记者有幸见到了这幅作品,并对张宁进行了采访。
在张宁的工作室里,他慢慢打开这幅剪纸作品,并娓娓道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张宁都会非常兴奋。在他心里,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富裕、团结全靠56个民族的少年去努力拼搏奋斗,所以一定要保持中华民族延续生生不息。这也是他创作剪纸《中华魂》长卷图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源所在。
该剪纸长12米,高0.28米,以红色为主,整幅作品线条活泼、流畅,作品中每个人物都神情欢快、栩栩如生。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深为劳动人民所喜爱。张宁创作的《中华魂》中的56个民族,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又有南方剪纸的细腻。
南方剪纸的细腻,在此幅作品中黎族人物最为突出。他所表现的黎族少女头上戴的帽子,有粗犷的黎族帽子外形,也有纤细的红色线条,并采用剪刻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黎族人的帽子,剪纸的细腻还表现在人物表情、衣着及装饰等方面。
从起稿到创作,张宁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他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搞创作。他几易起稿,反复修改,琢磨细节。为了完成这幅佳作,他推掉所有应酬,没有陪家人的时间,经常忙到深夜,人憔悴了,眼睛近视度数也加深了。
由于这幅剪纸作品表现的人物较多,表情、服饰和头饰都不同,在张宁看来,最难的就是在这三点刻画上。每个民族都得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俄罗斯族用向日葵来表现;黎族用吉祥动物鹿来表现;赫哲族用崇拜的鱼来表现……
观赏者认为,此作品不单单是一件剪纸作品,更是一件艺术珍品。在这幅作品中,张宁抓住了各民族风情,突出表现了56个民族的特点、象征及地域文化等。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