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知往 力行求至
——记市级名师、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教师卫慧
临汾新闻网讯 明心知往,力行求至,这是卫慧从教13年来始终奉行的工作准则。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一个人能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忍受多大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对自己的目标有多大的执著。
2002年,卫慧从山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成为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的一名教师,并从2010年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她重视目标意识的培养:要求自己练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优异、授课特色鲜明的好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自觉树立名师意识,立志将学生培养成胸怀大志、博学多闻、举止有礼的儒雅之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教学工作中,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该校教科研处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她参与了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学案式教学。学案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目的是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她还创造性地使用了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小组合作式的英语写作模式,巧用略读与查读法,生成了4步阅读法,活用图式理论,创新了分层词汇认知法。她的工作方法经过多年级实践论证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多年来所教班级的英语高考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她的工作方法不仅在全校推广,还多次在全市高中教师培训会上作了专题讲座。2013年,她被聘为山西师范大学“国培”“省培”顶岗实习学生岗前培训教师。
卫慧虽然是一名英语老师,但她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品读文学作品。在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时,她深受启发,在教学中从不简单地给学生布置任务,而是耐心讲解或示范如何做题。比如在检查学生作业时,她将作业的完成情况分为七个层次:未做、未做完、做完、对答案、红笔改正、整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每次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把握程度。利用这一工作方法,她还对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如何安排时间等都做了分布示范。
2010年春,因工作需要,卫慧接任383班班主任,此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手,她始终秉行“积累经验、注重创新”的八字方针,边工作、边观察、边思考、边总结,学习尝试新方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班级管理办法。
“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即以学习为中心,以各种班级活动为基本点。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卫慧深知,剥夺学生的课余时间,一味让孩子们只知学习并不是最佳的班级管理方法,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厌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她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还会不定期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学生们在活跃身心的同时更能增加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动力。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所谓令之以文,即每次给学生立规矩、做要求时,都要讲清楚因由,把宣传工作做好,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能使学生坚决贯彻执行。所谓齐之以武,是说在执行规章制度和要求时,为了使整齐划一,需辅之以“武”。当然,这是一种温和的你情我愿的大惩小戒,要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经典励志,博文约礼。”这是卫慧班级管理工作的亮点。她利用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隙,将经典之作穿插进去,如每周三的著名影视观赏、每日早诵的同背一首诗、每周的同读一本书等,润物细无声地触动学生的灵魂,使其在感受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体会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更能开阔视野和胸襟,启发成才梦想。
大匠不因拙工而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而变其彀率。从教十余载,卫慧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总是孜孜以求,从不会因为“不好做”或“做不好”而降低要求。在英语专业知识上,她不断渴求,一边读研进修,一边坚持上课,并能坚持多辅导、多批改。在班级管理上,虽然取得很好成绩,她仍然脚踏实地,不断反思,勇于创新。正是这种不骄不躁的工作方法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她先后获得了山西省“三优工程”优秀学案一等奖及市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荣誉。
卫慧说:“做一名教师是辛苦的,但我安乐于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快乐于自己喜欢的教育教学工作。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记者 李卫红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