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尧都区书协培训中心捷报频传,学员多次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其负责人杨冯虎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日前,记者萌生了采访杨冯虎的想法,这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和成人书法教育的老师,背后一定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杨冯虎给孩子们发获奖证书。
一
尧都区书协培训中心位于尧都区乡贤街小学对面,循着淡淡的墨香,记者走进培训中心的教室。墙上,挂着学生们娟秀的习字作品,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杨老师为了学生们的进步辛勤耕耘的影子。一见面,他开门见山地说:“中国书法传承了几千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电脑打字仍然无法取代练一笔好字的作用,学生做习题、记笔记、考试、写作文、办黑板报、写通知都离不开写字。”
多年从事书法教育,杨冯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说,新招收的学生基于对笔、墨、纸、砚的好奇,一开始会急于操笔写字,这份热情是可贵的,可以先让学生尽兴“玩”“刷”一会儿,让他们对笔墨纸有个初步浅显的认识。随后老师先安排学生做“空笔操”即用正确的执笔方法在空中写字,让指、腕各关节处于自然而放松的状态下,笔锋在空中朝各个方向灵活运动,让初学者体验协调运笔的感觉。而后老师会安排初学者蘸墨在纸上进行线条训练以及起收笔训练,去感受线条的流动美。第三步老师会让学生做一些临摹古人先贤法帖中的某一字的训练,再不断完善这一字的线条直至完成整个字结构。老师在以上这些训练过程中,会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毅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风。
二
为了激发学生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减少初学者学习阶段的枯燥乏味、坐不住等不利因素,杨冯虎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古代书法大家的趣闻轶事,如王羲之《兰亭序》是在略有酒意时写下的,事后多次尝试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在其堂侄横遭杀戮、悲愤交加之下一气呵成之稿。他让初学者在听趣闻中学习了历史知识,把握了作品内涵,提高了学习兴趣。
杨冯虎教书法有一套。他以鼓励为主,对于好动的孩子,先让他从安静习字10分钟、20分钟开始,或让几个好动的孩子比一比谁安静习字时间长。他让孩子们临一张帖,逐渐增量,培养孩子们耐性。有耐心则心静,心静则细致,细致则不会出错,学校课堂纪律要求都不能静下来的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安静下来了。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鼓励学生参加书法展,一旦入展,获奖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树立学习自信心,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一类的例子还真不少呢。如五一路学校的栗瑞琪,在第十届“德艺双馨”中国才艺大展中获银奖;临汾四中学生席晓艺获市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初中组一等奖,在本校校园艺术节中多次获一等奖;临钢小学鲁天圆获“神龙杯”全国青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展示交流活动儿童组金奖;临汾三中学生贺王含在山西省第六届少儿书画新人新作中获三等奖,在山西师大与临汾三中书法联展中获优秀奖……
三
2015年春天,杨冯虎又被聘为市老年大学书法班老师,并承办了一些机关单位成人书法兴趣班的授课任务,得到众多学生的赞誉和校方的认可。对此,他只是淡淡地说:“敬于事,才能取信于人。”
在教学中,杨冯虎发现,成人学书法没几个人是为做书法家去的,他们只是向往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一种远离凡尘俗务的状态、一种老有所乐的状态。在教学中,面对成人学书法易着急、沉不下去的特点,杨冯虎勉励他们要知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道理,一周解决一个字或一个线条都是进步。可喜的是,成年人的理解力优于中小学生,教起来比较顺手。
老年大学学生徐福桑在文章《一堂生动的书法课》中这样写道:“每一堂课,杨老师都认真备课,重点难点和书法要领,都写在黑板上,认真讲解、认真点评学员习作。他指导学员选帖用帖,手把手教学员临帖,与学员交流书法技艺,学员们进步很快。”市工商银行书法兴趣小组学员孙世杰在日记里写道:“今晚的书法课,杨冯虎老师现场讲了短横短竖的写法,一笔一画娓娓道来,一字一句处处有深意。他高深的理论功底、上乘的书写功夫、耐心的教学示范,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采访结束时,杨冯虎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看到成人书法兴趣班的每个学生都在主动学习,他感到很欣慰,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将来为传承书法艺术尽一份力。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