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贺秀萍:巧手“编织”幸福梦

2016-04-13 11:07: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大宁县昕水镇西关村,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贺秀萍,她凭着一双巧手和痴迷编织的精神,刻苦钻研手工编织技术,并且带领妇女姐妹们创办起了巧春姑手工编织厂,以执着、勤劳、坚韧的性格编织着山区妇女的创业致富梦。

  今年五十多岁的贺秀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由于从小就喜欢手工编织,在青年时代就靠着聪明劲儿自学了很多手工编织的手法,后来出嫁到西关村后利用闲余时间编织一些简单的沙发垫、拖鞋、手提包等,因为她热情厚道,人缘极好,村里许多爱好编织的妇女们愿意和她一起编织家用物品,她也成了村里出了名的巧媳妇。

  去年10月,大宁县妇联举办了第一期手工编织培训班,贺秀萍和姐妹们一起参加了学习,培训班上,老师精湛的技艺和一件件精美的编织品,让贺秀萍大开眼界,也让她对手工编织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贺秀萍白天在培训班学,晚上还找老师请教。遇到有人来家里讨教,她立即放下手中的家务活一心投入教会为止;遇到不好编织的问题,她一遍又一遍地拆了编、编了拆,有时候熬到凌晨也不能入睡,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然而,她的执着却遭到家人的反对。有时候想学要偷着做,没有料也要偷着进料。由于要经常坐在家里编织,贺秀萍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是她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月的学习,贺秀萍的手工编织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她也结识了一群爱好手工编织的妇女姐妹。培训班结束后,只要一有空大家就会聚集到贺秀萍家里学习手工编织技术,互相取长补短,探讨创新技艺,看到大家的热心劲儿,贺秀萍想:干脆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手工编织厂,这样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一批编织能手,而且还能带领姐妹们靠勤劳的双手为家里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贺秀萍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县妇联的大力支持。2015年8月,大宁县“巧春姑手工编织厂”正式注册成立。

  厂子成立起来了,要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必须要尽快提高大家编织技术,为此,贺秀萍多次自费外出学习,她的技术也多次受到业内专家老师的赞赏。回来后,她手把手地教大家学习最新的编织技术,动员更多的姐妹加入她们的编织队伍,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会不厌其烦地教。同时,自己也创新编织,编织出铅笔筒、双肩包等产品很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经过贺秀萍和姐妹们的不懈努力,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编织产品陆续生产出来了,但是销路又让她犯了难,于是她通过微信朋友圈大力宣传她们的手工编织产品,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她的手工编织品也逐渐有了销路。微信朋友们纷纷要订货,但由于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让贺秀萍和她的姐妹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小小的手工编织厂才刚刚起步,她们编织的产品只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进行销售,效益不佳。贺秀萍说:“今后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创新,提高技能,靠诚信、技术和质量去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让大宁手工编织品逐步走向市场,打开销路,让妇女们真正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贺秀萍和她的姐妹们凭着心灵手巧痴迷编织,刻苦钻研提高技艺,一定能够编织出自己美好的创业之路,贺秀萍的手工编织厂会越办越红火,她们的明天会更美好。(侯耀强 杨瑛 冯宇宁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