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闪电御风公路车队队员周涛:在风雨中经历考验

2016-04-14 11:51: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3月27日是周日,也是临汾闪电御风公路车队周日三小时90公里的活动时间,按照事先的计划,早晨8点,队员们从尧都区骑车出发,途径苏三监狱、大槐树,再到广胜寺,沿路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在广胜寺下寺,队员们围着清冽的霍泉合影。中午11点,队员们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返回尧都区。在这支车队中,始终冲在骑行最前沿的是一个貌不惊人的“90后”小伙子周涛。

  初识骑行

  说起和骑行的缘分,周涛说,这源于他读大学一年级时候一个小小的偶然。周涛是在海南读的大学,当时大学里组建骑行车队,刚开始,周涛出于好玩报了名,没想到,他很快就在车队里享受到健康骑行的快乐。他和队友们一起到海南的东郊椰林,一起到琼海,一起到传说中的天涯海角,领略海南的旖旎风光。

  随着骑行次数的增多,从小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的周涛渐渐强壮起来。几个学医的朋友给他讲解了骑行的好处:骑行不仅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还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自行车还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根据国际有关机构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

  骑行有这么多的好处,这使周涛更加坚定了骑行的信心和决心。

  快乐骑行

  在骑行生涯中,周涛最难忘的是一次雨骑经历。去年5月11日,吃过早饭后周涛决定去骑车,这次没有约伙伴,他决定来一次一个人的骑行。看看天气,属于阴天,他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在心中期待着:如果今天下雨的 话,这将是一次一个人的雨骑呀。换衣服的时候,看着衣橱里的雨衣和袖套,考虑带不带,片刻之后,周涛摇摇头有意放弃了。

  出了市区,周涛一路向仙洞沟方向骑去。路上的行人稀少,天上的乌云越来越低,周涛的心情是胆怯中透着兴奋,难道自己今天真要和雨骑来一场“遭遇战”吗?果然,刚刚骑行到小榆乡的峪口村时,雨就哗哗地下来了,行人们都到附近的一个小卖铺避雨,周涛也进来了,不过,他只是向店老板要了一个塑料袋装手机。好心的店老板说:“娃,到底有多大的急事呢?还是等雨停了再走吧,小心下雨地面滑。”周涛给了店老板一个灿烂的笑脸就冲进了雨中,身后传来店老板的叹息:“现在的年轻人呐!” 飞快地骑到山脚下,周涛踩着自行车开始爬坡,雨越来越大,他感觉自己就像在雨中浸泡着一样。越往上骑风越大,雨也越来越大,但周涛仍没放弃。快到山顶时,他发现有两个不认识的车友在路边披着雨衣躲雨,周涛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继续前行。终于到达山顶了,他抱着山顶上一棵最大的老松树高喊:“HELLO,仙洞沟,我来了。”没想到,下山的时候比上山的时候痛苦多了,衣服全部湿透了,风一路吹着,刺骨的疼。回到家时,周涛双臂已经麻木了。

  周涛说,雨中骑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雨骑伙伴,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出发了,不要问路在哪儿,一路向前,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享受骑行带来的各种酸甜苦辣,人生,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骑行老手

  如今,在临汾闪电御风公路车队中,周涛也算是老队员了,每次举行活动的时候,他都能给新队员讲上一段。他说,单车的世界里几乎没有天生的高手,大家都是从新手慢慢学习和成长过来的。只要你肯努力,终究有一天,你会成为让自己刮目相看的车手。

  周涛常常给队员讲起他参加第一次骑行爬坡的经历。那道坡横在他们十几个队员的面前,像一条笔直的竖线。老队员在前面带路,周涛和几个新队员跟在后面拼命地蹬着车,20分钟过去了,有人坚持不住停下来了,但他仍咬牙坚持着。每踩下去一脚就数一个数,就像一个失眠的人,最终到达终点的时候,周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许就是从那次开始,周涛不再畏惧陡坡,再遇到陡坡的时候,他从来没下过车,没逃跑过。

  他还记得第一次长途骑行,饿、冷、困、腿抽筋,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遭遇第一次摔车,紧接着就是第二次摔,当然还有第三次,摔倒了,爬起来,继续骑。这个“90后”小伙子说,人嘛,都得体验都得经历酸甜苦辣、沟沟坎坎,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成了温室里的花儿了,太矫情,经历不住风雨的考验。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