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黄文生:古建筑认领保护的践行者

2016-04-22 10:21: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我们修缮古建筑,是保护古建筑,这期间利用古建筑做各式宣传,就是号召人们都来爱护古建筑。”谷雨前夕,这是笔者初见黄文生时,他发自肺腑的一番话。

  近年来,曲沃县紧紧围绕“文化立县”战略目标,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全县文物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6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已全部达到了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的“四有”工作要求。同时,该县立足实际、创新工作,研究制定出台了《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开启了鼓励社会资金对县境内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探索实践。

  在一次古建筑认领保护大会上,农民出身的曲沃县农民企业家、曲沃县工商联联合会原主席黄文生先生,就是其中认领者之一。如今,他认领的曲沃县西海村龙王庙,已于今年3月9日复修工程全部竣工,正式对外开放迎客。

  在该县当地,有“二月二,龙抬头赶庙会”的习俗。在古代,这一天的龙王庙格外热闹,有唱大戏、说书的、耍皮影的、耍杂技的,卖吃卖喝、吹糖人的、卖小玩意的……如今,昔日景象重现,四村八邻的百姓纷纷踏至而来,听着当地特色戏曲碗碗腔,品着各色美食,再购置些衣物……

  笔者有幸体验了这般热闹。正如痴如醉听戏时,一位约摸50多岁,瘦高个,一身黑衣,戴副黑墨镜的男子走了过来。来者正是黄文生,他热情好客,笔者跟随黄先生在庙里庙外观赏了个遍。只见庙宇轩昂,殿中石像与壁画栩栩如生,龙王、龙母更显神韵。戏台正对大殿,西道院内曾是陈赓总队指挥部,现旧址俨然一小型展览馆。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墙内外展挂了10余幅晋国成语典故图片故事木板,无疑为曲沃县成语典故文化之乡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面上书百余人的功德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黄文生就此讲起了龙王庙的历史及他认领此庙的前因后果。

  龙王庙是曲沃古十景之一,位于史村镇西海村东温泉南侧,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创建于唐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八年(1828)重建。

  龙王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自北向南有大殿、献殿、八角池,两侧为东西耳殿及道院。因主体结构保存较好,时代特征明显。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龙王庙在解放之际,陈赓将军还曾驻守于此呢,指挥解放曲沃乃至运城的几大战役。”黄文生自豪地说道:“当时陈赓将军亲署布告,张贴在庙墙上,就是为了保护这座龙王庙。”

  解放后,大殿被大队当做粮库使用。后又被当做小学校舍,并对部分建筑外观进行了改造。20世纪初,学校迁至新址后就闲置下来,后来因为无人使用和看管,加上年久失修,大殿频遭盗窃,殿顶洞穿,庙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等待热心人士修葺。

  谈及当年认领时的心境,黄文生至今历历在目:“前半辈子忙忙碌碌了,这闲下来还不适应,总想着再做些有意义的事。看着那些文物古迹荒废着,心里不是个滋味。我曾出钱修缮过当地的古建‘四牌楼’,所以对这些修缮也门清,就义不容辞的认领了一处。”

  2011年8月,黄文生首批投资380万元人民币,杨谈乡万户村畅义龙亦捐资20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西海龙王庙维修工程。这期间,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与捐助,龙王庙到今日才得以修复完成。后续将是30年的维护保养,“就当后半生办的件大事吧!”黄文生坦率的笑道。

  在曲沃县当年认领的古建筑还有多处,如桥山黄帝庙、南林交龙泉寺、西海童儿庙、义城黄帝庙、神泉黄帝庙、靳家祠堂等,大多已修葺完工,开门迎客。

  曲沃县这种文物认领保护的措施,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关注与肯定。国家文物局长励小捷在调研西海龙王庙时就说:“曲沃县能原生态修复,原生态使用,工作做得不错,还要大力宣传表彰古建筑认领保护企业家的善行义举,推而广之,在曲沃形成风气,成为时尚,推动曲沃文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是鞭策,亦是动力,像黄文生这样的热心人士会越来越多,该县的文物建筑将永久完善保留。(王建先 许婧)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