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你可以说它是机缘巧合,但也是命中注定。毕业前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导游,从毕业到现在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它。”尧都区旅游局尧庙景区导游祁晶对记者说:“导游这个工作给了我太多的乐趣,它让我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的尧庙 我的家
“尧庙位于临汾城南,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面对一拨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游客,一遍遍讲述着尧庙、尧王、尧都的故事,这就是祁晶每天的工作内容。
“我是2002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正值尧庙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在祁晶的回忆中,她的成长与尧庙旅游景点的开发几乎同步,“我们是一同在成长的。”那时候,刚刚中专毕业的祁晶从河南郑州回到家乡临汾,正值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尧庙景区正在招聘导游,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祁晶报名参加了招聘考试,这一“试”让祁晶与尧庙从此结缘。
在最初的导游生涯中,熟记长达七八十页的解说词并脱口而出没有难倒祁晶,对她而言,最难过的是游客这一关。“解说词记熟了以后,我以为我已经能胜任这份工作了,后来才意识到,导游不能单纯像演讲一样把解说词一股脑儿塞给游客,要和游客有互动。”祁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比如讲解的过程中,游客有时会冷不丁甩出一个问题来,最初常常因为紧张卡壳,场面很尴尬……”
为了能让游客产生更舒心的旅游体验,祁晶除了熟背导游词之外,还悉心研习了有关尧庙、尧王、尧都区的相关历史文献。“我觉得跟游客应该多沟通,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偶尔停下来照顾游客的情绪和反应,解说更应该像是朋友间的聊天。”祁晶说自己偶尔还是会遇到答不出游客问题的情况,但是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承认它才能弥补它,才能更加完善自我。”从业15年,从为就业而工作到发自内心的热爱,祁晶见证并且陪伴了尧庙景区发展的一步步足迹。如今,尧庙就像是她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她奉献着最美的年华,在这里,她获得了又一次重生。
我的工作 我做主
很多人觉得导游每天都要进行大量长篇累牍的讲解,是个枯燥重复的工作,祁晶却不这么认为。“导游这个工作其实充满了挑战,每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解说也会因此变得饶有乐趣。”遇到上年纪的游客时,祁晶会把解说的节奏放慢一些,着重讲一些与传统相关的内容;遇到还在读书的孩子们时,会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词汇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除了负责尧庙景区的讲解,祁晶有时还会接到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有时候要围绕一家公司进行讲解,这时候就要熟练掌握公司的基本情况;有时候要去周边的县城,又 要对这个县城有一个既全面又细致的了解,解说词还要自己串联……这种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最能激发我的斗志,因为挑战与成就感是成正比的。”祁晶激情满满地说。
祁晶说自己以前很“宅”,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她更愿意常出去走走,只有见识得更多,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融洽交流。
我的家人 我的爱
祁晶笑言:从早晨8点到晚上6点半,她不在景区就在往返景区的路上。早出晚归,午饭在单位解决,逢年过节要装饰景区的时候,晚上回家甚至超过了9点。“那个时候基本上见不到孩子,早上出门孩子还睡着,晚上回来孩子又已经睡下了……”说到这里,乐观开朗的祁晶微微红了眼圈,“在家的时间很有限,对家里和对孩子都亏欠太多,好在婆婆一直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也能体谅我的工作。”提起婆婆,祁晶言谈间满满的都是感激。
每一个忙碌的女人身后,都有一个顾家的男人。祁晶的爱人一直以来都默默支持着她的工作。“他很顾家,不仅免去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忙得分身乏术时他还会化身我的‘小秘书’给我送送文件、跑跑腿。”
在祁晶的影响下,还在上小学的儿子也成为了尧庙景区的“小导游”。“有一年的黄金周,尧庙景区来了很多游客,导游不够用,孩子当时才五六岁,就已经很有气场了,带着前来旅游的爷孙俩逛尧庙,一点也不怯场。”说到儿子,祁晶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临走时老大爷还硬塞给他一根雪糕,夸他讲得好呢……”虽然陪伴儿子的时间很少,但是看到儿子既懂事又出息的样子,祁晶一边觉得亏欠孩子,一边又由衷地感到欣慰。
对祁晶来说,尧庙景区是她的青春“伙伴”,也是她的人生舞台。在这片沃土上,她默默耕耘、悄悄成长,用真诚诠释着对导游工作的无限热爱和争创一流的不懈追求。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