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尉建华:离而不休 余热传给接班人

2016-05-12 10:33: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满怀激情 倾心关爱

——记襄汾县关工委老兵尉建华

  临汾新闻网讯 尉建华是一位离休20多年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余热生辉,先后担任襄汾县关工委常委和秘书长、未成年人无偿法律服务中心主任、“五老”宣讲团团长等职务。多年来,他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创造性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2011年6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央文明办联合授予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同年7月又获中国关工委和国家教育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中华魂”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称号。

  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尉建华深深感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行动教育引导孩子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同时,他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孩子要成才,必须根据孩子的特性和爱好去因势利导地教育引导,使他们常常以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当前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却不顾孩子的实际,给孩子报了各类辅导班,使孩子负担极重。孩子本身喜欢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孩子没有兴趣,那上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事实证明:凡是孩子不感兴趣而父母强迫他们学习的,最终结果很不理想,且孩子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下,其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家长,改变他们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尉建华足不出户,遍览家庭教育著作,从中摘录了不少观点,充实到自己的教材中。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参加一些学校的家长会或到部分问题孩子的家长中间去,为家长们讲述科学育人教子的重要性。他告诉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心愿,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一个好家庭胜过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家庭胜过一座好学校,一个好方法成就一个好孩子。宣讲之余,他还动手撰写了不少文章。文中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过急、过早、过多地强求子女,只能事与愿违、拔苗助长。其中,《教育孩子要因势利导》一文被山西省关工委主办的《关心下一代》杂志刊发,《要时刻体察孩子的心情》一文被临汾市关工委《简报》刊发。

  尉建华担任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十余年来,先后深入到襄汾一小、二小、三小、襄汾高中、二中、三中、新城中学、南贾中学等学校,宣讲了《未成年学生如何健康成长》《学生安全大于天》《学生日常行为四字歌》等86场,6万余名学生接受到了面对面的教育。在宣讲过程中,他善于使用襄汾当地的方言进行讲解,并用谚语、顺口溜等色彩浓厚的乡音进行表达,把党的优良传统、国家的法律法规、学生的理想目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诠释得淋漓尽致,有力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爱党爱国的情感,提升了他们的道德境界,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好评和赞扬。

  为了取得第一手的育人素材,尉建华经常下乡调研。2012年5月,市关工委《父母心》一书向襄汾县征稿,尉建华不顾80多岁高龄,与县关工委副秘书长柴鹏一起坐上公交车,到景毛乡柴王村采访从教40多年的老教师梁太平。梁太平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讲述了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和体会。教育子女首先要从启蒙教育抓起,父母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型塑”是教育的关键,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经常与学校沟通,在孩子有进步时及时鼓励,有了烦恼要耐心疏导。有些父母本身问题很多,而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很高,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子女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最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变成泡影。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父母要特别在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及时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采访到这些情况后,尉建华与柴鹏把梁太平夫妇培养一双儿女成为研究生的事迹写成了《“大学生村”里的“研究生家长”》一文,发表在2012年9月13日的《临汾日报》上。

  2012年7月,在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俊峰的带领下,尉建华到汾城镇北贾岗村调研。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荆学明详细介绍了村关工委一班人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做法:创建了留守儿童幼儿园,引导青年进京首创“胡同旅游”,多渠道带领乡亲脱贫奔小康,巧帮扶不让贫困群众掉队,热心肠温暖失足青年……回来后,尉建华心潮澎湃,又与柴鹏合写了《齐心关爱下一代——北贾岗村关工委为青少年服务侧记》,发表于山西省关工委网。

  余热生辉,离而不休。尉建华在关工委战线上,宣讲关爱下一代,用笔传递正能量,涉及面广,导向性强,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柴鹏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