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王怀顺:自强不息战病魔

2016-06-03 10:43: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夏日的清晨5点,天空已经放亮,早在4点来钟就被病痛折磨的无法入睡的王怀顺起身穿衣,坐在屋外,修理着手中的锄头。大概是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王怀顺深吸了一口气,又伸了伸懒腰。远处传来公鸡阵阵的啼鸣,反倒是让小院更显安静。

  “自从得了这个病,就没怎么睡过长觉。人总是会有一死,活着就要看开点。”一边说着,王怀顺一边墩了墩锄头,可以看到他的双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甚至影响到了手指的粗细。

  今年61岁的王怀顺家住蒲县山中村,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十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给他的印象只有怎么还都还不清的债务。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早早地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同母亲一起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姐姐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从2007年开始,王怀顺吃饭经常会有噎住的感觉,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才到省城大医院检查,不久后,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贲门癌,治疗费用需要七八万元钱!这对并不富裕的王怀顺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不怕死,但是看着跟我受了半辈子的妻子和4个儿女,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王怀顺一度想过放弃。

  在儿女的奔走和乡亲邻里的帮衬下,很快,王怀顺接受了手术,为了省钱,前后仅仅住院一个半月就坚持出院回到家中调养。从那以后,他睡觉就再也不能平躺,每天夜里,他只能靠着墙,用被子和棉袄将自己围起来,半躺着睡觉,独自忍受伤口的疼痛和胃里的灼烧,漫漫长夜成了他最难熬的时间。王怀顺说:“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赶上阴天下雨,头天晚上难受的就更加厉害了,比天气预报都准。”

  家里人劝他安心养病,不要多想,但王怀顺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这个人吃苦吃惯了,老天爷现在不让走大概还是苦没有吃够,‘债’没还完。”一边说,王怀顺一边笑。出院后不到两个月,闲不住的他又开始下地劳作了。

  “家里还有十二、三亩地,几十棵核桃树,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成家立业,两个小子这些年又在外打工,自己不干地就荒了。”锄草施肥,铺膜种苗,王怀顺样样都不在话下。尽管大病一场,但他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

  当时同村另一位村民也被诊断出癌症,两个人经常交流病情。“他劝我不要再干活,先把身体养好。”乐观的王怀顺却没有在乎,“重活是干不了了,但干点轻省的活我还行!”

  “那时候大儿子刚结婚,欠下一笔钱,又要做手术,家里一下有了十几万的外债。谁家不有个急事?我有事情,人家帮了我,人家家里有事了,就是不开口管我要钱,我心里也急,活人就是活的人气。”村里人都说王怀顺讲信用、德行好、能吃苦,即使家庭困难又患了癌症,但他始终记得要把借的钱还清。

  除了打理自家的地,王怀顺现在还被聘负责打理村里的核桃基地,一天可以赚50元。除此之外,还给村里鹿场送草料,一天一车也能赚100。“除了这些,公家还给办了低保,解决了不少困难。”包乡的县领导与王怀顺结对子,进行重点帮扶。有人劝他让他找找领导多要点救济款,可他提都没提过,王怀顺说:“不能给国家再添麻烦了,人家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做人还是得靠自己。”

  “国家的政策这么好,种地有补助、看病有医保、上学不花钱、出门就坐车、吃穿不用愁。现在的孩子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我还要多活几十年,看着孙子上大学、娶媳妇儿哩!”如今,王怀顺不仅还清了外债,每年还有1万多元的收入,这让他感到自豪和知足。

  “一要干活,二要心态好,三要知足。”王怀顺说,这么多年抗癌的经历,也算有了自己的经验。

  “虽然不能睡好觉,但我可以每天早早起床下地干活。锄锄草,干干农活。好多人都说看我和正常人一样。”在他家的小院里,柴火码放得整整齐齐,他现在每天都要找点事情做,甚至还帮一帮邻里,生活非常充实。

  “我知道的很多人,一提起自己得了这病就唉声叹气。其实我认为,保持心态最重要,别自己吓唬自己。”王怀顺从未因自己的病情而多想过,对于身边类似情况的每一位病友,他都会耐心地开导对方,鼓励他们正视病情、笑对人生。王怀顺说:“已经得了这个病了,就不要瞎想,思想上不能钻牛角尖,心态放平才最健康。”

  在王怀顺家的大门上,写着他的电话号码,站在门前,王怀顺乐呵呵地说:“我把电话留门上,方便大家需要帮忙的时候找我,只要我能做到的事情,一定会尽量帮忙做。”(陈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