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憨媳妇”不憨,真名叫吴文娟。今年35岁,是洪洞县赵城镇杨堡村的一位农家妇女,丈夫李晓刚,懂琉璃瓦技术,也算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2001年二人婚后,吴文娟不改初心,将从母亲那里学会的绣花、刺绣、服装设计等手艺发挥了出来,经过多年的奋斗,购买了绣花机、缝纫机、电脑刺绣机等,还带出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农村妇女姐妹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吴文娟致富不忘众乡亲。10余年来,凡是来学习布艺刺绣技术的妇女,她都会毫不保守,而且手把手地教。民间有传统的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吴文娟却不考虑这么多,正因如此,村民邻里都称其外号“憨媳妇”,久而久之,吴文娟自己还喜欢上了这个名字,为了表示诚意,还专门在网上注册了“憨媳妇”精品布艺刺绣商标。
憨媳妇吴文娟的娘家是赵城镇沟里村,今年58岁的母亲武兰梅,是当地有名的裁缝,吴文娟受母亲熏陶,从小就喜欢上了绣花、刺绣等民间工艺,高中毕业后,随母亲学习民间工艺的同时,也随母亲去侯马、太原等地进货跑市场,对床上用品、床单、枕头、被罩等高档活的订单也有所涉猎。结婚后母亲鼓励其个人创业,如今58岁的武兰梅,偶尔也去杨堡村女儿吴文娟那里看看,一是技术指导,二是鼓励创业。母爱成为憨媳妇吴文娟的创业后盾,吴文娟又成为母亲民间刺绣工艺的主要传承人。
通过母亲的推荐,吴文娟又拜大槐树公园“毛姥姥”老艺人毛新兰为师,继续学习和创新民间布艺刺绣技术,近年来,“毛姥姥”觉得憨媳妇吴文娟悟性好,又勤奋厚道,是个干大事业的女性,所以又把其推荐到中国枕文化研究者“枕王”李北北那里学习相关理论,就这样在创业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业,一路走来,吴文娟自费通过专业学校培训,现已获得了个人“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注册了“憨媳妇”商标,拥有了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姐妹团队。
今年34岁的李香丽,家住两公里之外的前街村,她说,给憨媳妇打工,一是工资有保障,二是能学会技术。今年47岁的吴建丽,是吴文娟的姑姑,与吴文娟在一个村里,早年就有一手好裁剪手艺,她说,要不是吴文娟组织妇女创业,我还真是无用武之地,挣钱不求多少,起码生活中还有点价值吧。还有本村妇女李亚丽说,家里有孩子不能出远门打工,在这里挺好的,一是憨媳妇人好,二是手艺好,就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她也是我们的主心骨。邻居李玉秀女士则是憨媳妇家的常客,她说,我就是过来看看样品,让人家憨媳妇指点一下,然后回家照着样子做些糖块枕头,等逢年过节时送给小辈们作个礼物。
吴文娟介绍说,目前她加工的精品布艺刺绣市场非常看好,有主动来家里订货取货的,还有北京、上海、太原等大城市在网上订高档货的,基本上有多少货就销多少货。当问到以后的打算时,憨媳妇吴文娟憨笑者说:“过渡一两年,条件成熟了,再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妇女通过手艺创业。”
“憨媳妇”吴文娟的创业事迹很平凡,但她凭手艺创业走市场的理念,一定能给农村那些正在创业和准备创业的妇女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张天鸣)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