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崔正龙:城市发展的幕后英雄

2016-07-29 10:11: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他先后四度折桂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荣立我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二等功,2005年,再获我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三等功;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15年,荣获我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2004年,被授予我市“优秀人才称号”;从2008年起,长时间出任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他,就是市委党校校长助理兼市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正龙。

  1962年5月,崔正龙生于翼城县南梁镇下白马村一户农民家中,1979年9月考入山西师范学院(现山西师范大学)政治历史系。1983年7月毕业,同年9月分配到市委党校,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经济发展学科奠基者

  “市委党校是市委培训轮训市管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要部门,他们都工作在临汾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党校培训轮训,不仅应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还应学习临汾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临汾经济发展规律。”1996年,崔正龙向党校校委提议增设临汾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学科。校方顺利通过,并责成崔正龙主导开展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临汾经济发展学科成立后,崔正龙迅速着手开始研究和推进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1997年春季学期,他就在党校行政管理培训班上开设临汾经济发展问题专题讲座,深受学员好评。2001年,崔正龙出版发行了第一部专题研究我市经济发展的著作——《临汾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并于2004年获得山西省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山西省委党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为更好推进临汾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崔正龙在自己开展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向学校建议成立独立教研室,让更多教师投身到临汾经济发展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来。这一建议得到校委高度重视,市委党校市情教研室和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相继成立。目前从事临汾经济发展学科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教师,已增加到7人,学科建设已从当初的专题讲座升级为党校主体班次课程安排的独立单元。

  跨出校园整合新资源

  “研究临汾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不是目的,目的是揭示临汾经济发展规律,研究临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为临汾经济发展服务。”崔正龙告诉记者。但是,研究临汾经济发展理论,只靠市委党校一家远远不够,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实际工作者通力合作。为此,崔正龙主动走向社会,千方百计和职能部门“攀亲戚”、与实际工作者交朋友,争取他们的支持合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市委党校与市发改委、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统计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临汾经济发展研究促进会,把全市各条战线有志于研究临汾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集中起来,共同研究临汾经济发展问题。2011年,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宣告成立,邀请市政府部分职能部门、部分县市和尧都农商行、五洲集团公司参与,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协作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给广大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同时调动更多人参与临汾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11年,在崔正龙的倡议下,市委党校开始编辑《市情研究报告》,供广大临汾经济理论研究者发表研究成果,免费赠送全市四套班子领导和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部分大型企业领导参阅。

  多年来,在临汾经济发展研究促进会和党校市情研究中心积极组织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临汾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积极为临汾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市委党校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思想库、智囊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学以致用”努力不停歇

  从临汾经济发展理论学科成立之初,从市情学习研究起步,崔正龙就开始讲授临汾经济发展问题。从2000年开始,他又主动请缨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讲授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方针和政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让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与政策举措。

  2005年,受邀担任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领导组专家顾问的崔正龙首次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一市三区”建设理念和把侯马市与侯马经济开发区合并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议,并参与起草《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8年,他主持编制《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05年—2009年先后出版《临汾经济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和《科技进步视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两部专著,2011年,完成《临汾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对临汾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2011年,崔正龙出版发行专著《临汾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临汾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为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学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2007年—2012年间,他四次应邀参加市委专题研究课题组,执笔撰写《临汾率先发展需要理论创新》《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临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临汾科学发展要解决好经济转型问题》《以“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为抓手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四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对临汾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且都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0年,他起草《临汾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2年参加《中共临汾市委关于人才工作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实施意见》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为临汾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2013年,完成了《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与临汾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课题研究,承担了《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机制研究》课题研究,为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功立业。

  此外,崔正龙还屡屡受邀参加市委、市政府及部分市直单位、部分县(市、区)经济工作论证会、座谈会,为临汾经济发展建议献策。

  除去党校教学和临汾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本职工作外,崔正龙还要主持及参加我市及各级各部门规划编制,又要参加或主持市政府重大课题研究,而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重大经济讨论和论证工作更是不可或缺。其任务之繁重、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常人想象。崔正龙,这位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幕后英雄,仍将矢志不渝、一如既往,凭着一颗赤诚火热的心,为这座城市的远景绘就腾飞蓝图。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