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王春生:广袤田野上的风雨坚守

2016-07-29 10:25: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家庭农场”。鼓励农民通过集体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或同农民自愿签订土地出租协议等方式流转土地,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7月23日,记者来到了襄汾县赵康镇丰盈村王春生的家庭农场,踏入王春生家的大门,机具大棚、储粮仓库依次排开,小麦收割机整齐划一,还有玉米精密施肥播种机、穴播机、旋耕施肥播种机、深松整地机、凿形深松犁、秸秆还田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眼前的庄户人家俨然一座现代化企业。

  “将装好的小麦数量再核实一遍,小麦即将销售到兰州,今年的收入能比去年的翻一番不成问题。”今年44岁的王春生,站在自家仓库门口,望着眼前一袋袋丰收的成果,他开门见山地说,“种地这事儿,我从来不请外人,和爱人就能完成所有的农活儿。你们眼前看到的这些机械设备,省时、省力,这些大机械,我不仅会开,还会维修,这就是我种地的装备。”

  绝望之时 土地成为希望

  提起王春生,乡亲们都这样说:“他胆大,能吃苦,即使输得一贫如洗,也能很快想法子站起来。”话出有因,是怎样的经历让王春生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

  王春生是村里有名的养殖户,曾多次当选襄汾县养牛科技示范户,1993年,正当他养牛达到一定规模时,受市场波动影响,狠狠地给他的养殖业一大重创,他不仅变卖了家中的一切,还欠债十几万元的债,“落魄之时,我和妻子就只能睡在当时养牛的草棚里。绝望之时,想到了我还有24亩土地,绝望变希望,土地就是我的希望。”王春生告诉记者。

  王春生1米8的身高、黝黑的皮肤,种地时,王春生比鸟儿起的都早;种棉花时,一大早便能给24亩的棉花打了药,旁人也就能打5亩;栽辣椒时,7天跑烂一双军用鞋,从早晨干到凌晨3点左右,一包30斤的苗,扛上一趟趟往地里跑,累了就在地旁边的路上躺一下。受家里长辈的影响,王春生从小就爱种地,开着拖拉机在地里到处转,每看到农作物长势好时,他就会很欣喜。

  多元经营 抵御市场风险

  在王春生看来,种地绝不能只种一种农作物,需多条腿走路,要学会抵御风险,这样才能真正致富!

  两年间,王春生将原有的果园改良为小麦地,还在运城市新绛县引进小麦新品种,不断进行试验,面对屡次失败,他并没有气馁,开始不分昼夜摸索,查找资料,拿着失败的小麦育苗一次次前往新绛县进行咨询。在多方的帮助下,小麦的收成刚能使他的生活得以维持;3年的时间,王春生种植了60多亩棉花,在当地电视台农业信息平台的帮助下,他的技术飞快提升,同时,他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经常参加县农广校的培训,多管齐下的外力相助,使得他的棉花收成量逐年攀升;4年里,王春生还在当地特有的种植基础上,大力发展80亩三樱椒,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外加种植经验,恰好又在市场的宏观协调下,收成翻一番。近10年的时间,不仅让他将外债全部还清,也使他还彻底走上了小康之路!

  土地流转 发展家庭农场

  历经种地场的风雨坚守,很多村民都有了自愿将土地流转给王春生的想法,也就是那一刻起,他也有了想成立合作社的想法,一拍即合,在2014年6月,王春生成立了盈鑫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外加王春生的100多亩,目前合作社占地400亩、40多户社员。“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让社员们在生产、销售上有了保障,合作式经营,让老百姓更放心、更安心。”王春生介绍说。

  “能加入合作社,我真的很轻松!”社员侯冬玲笑呵呵地说道,“我有13亩小麦地,之前我在种植方面,技术欠佳,收成很不乐观,现在可不一样了,我把现有的土地流转给王春生,不仅能学到新的种植技术,还能提高我的收入。”

  有自愿加入合作社的,也有被王春生的所作所为所感动而加入合作社的,“在2015年3月,我种植的春季玉米有5亩,正当玉米的生长旺季之时,出现了红蜘蛛病害,70%的玉米叶子都出现了干红色,焦急之际,我找到了王春生,他当时正在他的地里浇水,得知玉米的情况后,他扔下喷壶与我一起前往玉米地。”村民杨树丛回想着当时的情况,“在王春生详细的指导下,终于挽救了我的玉米地,我真的很感动。从那之后,我坚决地加入了合作社。”

  采访接近尾声时,王春生满怀信心地说:“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农场开始步入正轨,虽然困难重重,但我还是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种植,提高村民收入,让农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圆乡亲们的致富梦。”

  记者 范韶华 杨文婷

 

  办家庭农场 创致富新路

  王春生,一位土生土长的丰盈人,整日以农田为伴,在有的人看来,种地不挣钱,但他坚持认为,把种地种出个样来就是条致富路。于是,他成了村里流转土地、发展家庭农场的“第一人”。一路走来,他在创业之路中充满着艰辛,但他认为,希望就在前方,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他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带领社员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土地流转连片后,利于实施统一管理,规范种植,农作物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及机械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家庭农场”的推广,在农业家庭经营的现代化转变、农业生产规模化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网主持人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